我那侄儿,到时候........”
朱棣的话留了半截,但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到时候,你们母子处境就堪忧了。
他相信吕氏能听懂这弦外之音。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位大嫂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儿子地位的维护。
这是她的软肋,也是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这一招,他很有把握。也必须要成功。
朱棣的话却并未让朱允炆和吕氏有什么反应。
两人神色平静,甚至吕氏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仿佛在听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这种反常的平静,让朱棣心中疑窦丛生。
这和他预想的反应完全不同。
这太不寻常了。
这让他不得不重新评估眼前的局势。
朱棣看着两人反应心中疑惑。
这和他预想的画面不一样。
他们不应该如此镇定。
按照常理,涉及到储位之争,听到对手势力壮大,不该是这种云淡风轻的反应。
这太不正常了。
除非........他们另有打算。
或者,他们掌握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底牌。
这不应该啊........
按照常理,涉及到储位之争,听到对手势力壮大,不该是这种云淡风轻的反应。
这不合常理。
除非........他们另有倚仗,或者,情况并非如他表面所见。
这对母子,一定还藏着什么他不知道的底牌。
这个认知,让他不得不重新评估眼前的局势。
也让他对这对母子刮目相看。
朱允炆和朱允熥争储,按理说自己说出这番话,无论是吕氏还是朱允炆都该重视才对,可眼下这是什么情况?
朱棣心中念头急转。一定有什么地方被他忽略了。
或者说,这对母子掌握着他所不知道的底牌。这让他不得不重新评估眼前的局势。
或许,这对母子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个认知,让他既惊讶又警惕。
面对疑惑的朱棣吕氏自信笑道:“燕王有所不知,允熥这孩子啊,从小性子懦弱,你未曾与他有过接触不知其性子有多软弱。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若是允熥这孩子成了未来大明之主,陛下就该担心这臣强而主弱了。”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笃定,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那种掌控一切的从容,让朱棣心惊。
这绝不仅仅是对侄子性格的了解那么简单。
这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这个认知,让他不寒而栗。
也让他对这位大嫂刮目相看。
........
朱棣听着吕氏自信的这话,心中顿时一凛。
这绝不仅仅是对侄子性格的了解那么简单。
背后定然有更深层的原因。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吕氏话里行间那种非同寻常的把握。
那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从容。
这种从容,绝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源于绝对的自信。
这份自信,从何而来?
他的心中一瞬间就想到了很多。吕氏为何如此笃定?
朱允熥的软弱是天生如此,还是后天所致?
许多模糊的线索似乎在这一刻串联起来。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骇人的猜测浮现在他脑海。
难道说........朱允熥的性格,是吕氏有意为之?
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位大嫂的心机和手段,就太可怕了。与她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意识到这一点,让他既警惕又兴奋。
片刻后朱棣才眯着眼睛看着吕氏:“看来大嫂是早有考虑,还真是深谋远虑啊。”
他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目光锐利地看向吕氏,试图从她脸上看出更多东西。
这话既是感叹,也是试探。
他想印证自己的猜测。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位大嫂的心机和手段,就太可怕了。
与她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