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来找麻烦的,一切都好说。
目前东宫的处境,实在不宜再多一个敌人。能少一事,是一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是来找麻烦的就好。
这是两人最先闪过的念头。
目前局势微妙,实在不宜再树强敌。
能少一个对手,总是好的。
尤其是朱棣这样手握重兵的藩王,更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
这个道理,他们都明白。
两人实在是这段时间被朱煐给整出了心里阴影,每次一出事就是坏事,就是大事不妙,以至于都有些风声鹤唳了。生怕又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祸事。
朱煐的崛起,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中兴侯,简直就像是他们的克星。
每次出手,都让他们措手不及。
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他们实在是受够了。
看朱棣的态度,两人明白今天朱棣前来,该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表面上看不是。
这让他们稍微安心。
只要不是坏消息,就有转圜的余地。
或许,这位燕王能带来一些转机?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这个道理,他们都懂。
也正因如此,他们才愿意坐下来谈。
人家既然笑脸相迎,那自己自然也不能冷面对待。
朱允炆这才笑着和朱棣打招呼,语气也自然了许多。
恢复了平日待人接物的从容。
他是皇孙,该有的气度不能少。
尤其是在这位战功赫赫的王叔面前,更不能失了身份。这份气度,是他母亲多年来悉心培养的结果。
也是他能在朝中立足的根本。
不过此刻朱允炆和吕氏却也因为朱棣的态度,心里泛起了嘀咕........
这位手握重兵的燕王叔,如此客气地主动登门,究竟所为何来?
绝不可能只是简单的问候。背后必定有所图谋。
而且这图谋,恐怕不小。
否则不会如此郑重其事。这让他们不得不更加警惕。
........
朱允炆和吕氏都不由得看向朱棣,等待朱棣主动说出自己的目的。
寒暄已过,该切入正题了。房间内的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三人都知道,真正的对话即将开始。
这将是一场关乎利益的谈判。
成与败,可能就在今日一见。
这一点,三人心照不宣。
朱棣入京已经有一阵时间了,这段时间可一直和东宫没有什么联系,今天忽然上门,不可能是没有事情。
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是在这敏感时期。
他的到来,必然带着明确的目的。
这目的,很可能与当前的朝局有关。
甚至可能与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有关。
这一点,三人心照不宣。也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朱棣也不打马虎眼,让吕氏屏退了左右。有些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隔墙有耳,不得不防!
接下来的谈话,将决定他们是否能够成为盟友。也将决定未来朝局的走向。
这样的谈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一点,他们都明白。
房间里只剩下了吕氏,朱允炆和朱棣三人。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和严肃。
真正的谈话,现在才开始。没有了外人,许多话就可以摊开来说了。
利益,合作,交换,这些才是他们今天要谈的核心。
其他的,都是虚的。
这一点,他们都心知肚明。
“嫂嫂,这里只剩下了我们三人,那本王也就不藏着掖着,有话直说了。”
朱棣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目光灼灼地看着吕氏。他要展现出自己的诚意和决心。
也要让这对母子明白,他不是在开玩笑。接下来的话,句句属实。
这也关系到他们共同的利益。
房间里只剩下了三人之后朱棣当即单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