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臣可担不起。”他心里叫苦,怎么偏偏第一个被陛下盯上了。
“咱来得早那是事出有因,行了黄爱卿,你到自己的位置上站着吧,等人都到来之后,咱自然会说,今日咱得宣布一件大事!”老朱的心情很不错,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人分享,分享朱煐以一己之力在短短数日之内筹措到四百多万两银子的壮举!他特意强调了“大事”二字,更是让黄子澄心中七上八下。
这可是咱大孙干的!老朱看着下方神色平静的朱煐,心中的骄傲几乎要满溢出来。
虽然眼下知道朱煐身份的也就只有老朱自己和蒋瓛两人,哪怕是朱煐自己都还不知道,可老朱依旧忍不住骄傲,这是一种藏在心底、不能明言却异常炽热的情感。
事实就是事实,事情是自己大孙干的就是事实!
有时候爽不一定是要明着爽,暗爽也不乏为一种爽,尤其是看着满朝文武即将露出的震惊表情,而只有自己知道这创造奇迹之人真正身份的暗爽,更是爽上加爽。
而显然,这会儿的老朱就是在暗爽,并且期待着早朝正式开始的时刻.......
......
黄子澄入位没多大会儿,朱棣也来了。他脚步略显沉重,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这几天的时间里朱棣也没有睡好,顶着个大黑眼圈,活像只刚从洞里钻出来的貔貅。
他派出了手下得力的探子,让人不断打探朱煐府上的消息,指望着能摸清那三十六万两银子的来龙去脉.....
可这里不是北平,是他的老爹朱元璋牢牢掌控的京城!想要在天子脚下,尤其是皇宫附近打探消息,目标还是老朱亲自安排人手把控的朱煐府宅,这难度实在太大了........
朱棣得到了一堆似是而非、语焉不详的消息,最多只能知道哪个富商又进了朱煐的府门,至于入府后谈了些什么,达成了什么协议,就一概不知了,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壁障隔绝了内外。
毕竟朱煐府上的下人,从门房到厨娘,清一色都是老朱给安排的锦衣卫,这些人训练有素,口风极严,想要从他们的嘴里撬出半点有用的消息,几乎不可能。
朱棣甚至动了安插眼线的念头,但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风险太高,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朱棣至今也没有想明白朱煐是怎么说服这些向来精明吝啬的商贾,心甘情愿掏出真金白银的。
那可是整整三十六万两银子!不是三十六两!
这特么的,商贾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难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仅仅只是为了一个莫须有、还没影子的稷下学宫的一个入学名额?
这怎么可能?
朱棣觉得这理由简直荒谬透顶........
真要是这么容易的话,改天自己也回北平开个学宫,挂个“燕山书院”的牌子,那不是也直接能坐等着银子入账几十万两?
天下哪有这等好事!这其中必然还有自己所不知晓的关键缘由在。可究竟是什么缘由.....朱棣就麻爪了,想得脑仁疼也理不出个头绪。
茶不思饭不想数日,今天还在睡梦中呢,忽然手下来报,说是朱樉和朱煐带了一大队人,天没亮就浩浩荡荡入宫了,还押运着许多看起来沉甸甸的大箱子。
朱棣一个激灵就醒了。没有到上朝时间,宫门紧闭,还在宵禁,想入宫根本不可能,除非.....是老朱下了特旨传召!究竟是什么急事,需要在这深更半夜入宫觐见?
朱棣立刻就没有了睡意,心里像有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
他有些焦急地也想立刻跟着入宫看个究竟,可理智让他克制住了自己。
这对方刚入宫自己就跟着入宫,时间点卡得这么准,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自己在时刻监视着朱煐的一举一动吗?
被朱煐那小子知道倒是没什么,可要是引起了自己那疑心病重得能跑马的老爹的怀疑,那可就完犊子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于是朱棣强忍住了冲动,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府里转了几圈,心想左右距离早朝时间也快了,不如趁早去奉天殿等着,总能看出些端倪。
朱棣看时间差不多,赶忙整理好朝服,动身直接来到了奉天殿.......
而刚进奉天殿的朱棣就感受到了今天朝中气氛的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