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堪比整个大明赋税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银两?这商贾之力,恐怖如斯!
蒋瓛不得不承认,自己确确实实是小觑了商贾,商贾之力,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他暗自提醒自己,日后对待这些看似卑贱的商人,恐怕得换一番眼光和心思了......
........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老朱衣服都还没有穿好,朱樉领头,几人就进来了。夜风从半掩的殿门外渗入,吹得案几上奏折纸页轻微作响。
“儿臣拜见父皇!”
“臣等拜见陛下!”
众人齐齐行礼,声音在空旷的殿中回荡,惊起一丝肃穆。
老朱挥了挥手,语气里带着刚被唤醒的沙哑:“行了行了,都给咱起来吧。”他外袍还未系全,发丝也有些散乱,可那双眼睛却早已清明如昼。
老朱现在心里头痒痒的,他迫切地想要弄明白心里头的疑惑,想要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几日压在胸口的讶异与震动,如浪潮一波接一波,几乎让他坐立难安。
他的目光瞬间就落在了朱煐的身上。
对于这个大孙,老朱的心情复杂得很。短短月旬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无一不是和这失而复得的大孙有关。从认祖归宗到参政议政,从议论国策到筹措灾款,他每一步都走得让人瞠目,又步步踏实。
这些事情,全都是有利于大明之事!
难不成,当真是老天有眼?是大明德被天下,才降此英才于朱家?
原本老朱对于朱煐刚开始只是惊叹于朱煐的眼光,以及对流落在外多年的心疼,可后来朱煐的性子让老朱感觉到了佩服!
是的,佩服!
能让老朱佩服的人不多,可朱煐算得上一个!他不仅有胆识,更有谋略;不仅有仁心,更懂得何时该施以雷霆。
不过这性格也让老朱担心朱煐过于刚直,于是他在宫中就用奏章想要教自己这大孙一些处世之道。可没曾想,在朝中刚得不行、谁也不怕的大孙子,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却变得格外的成熟,出的政令怀柔居多,条理清晰、进退有度,哪里有半点刚正的影子?
甚至老朱产生了一种在看自己批阅奏章的错觉!
经验手法眼光见识尽皆非常老道!
这是一个从未处理过政务的人?老朱只能将这归咎于天赋。而从这时老朱也就明白了一点,自己这大孙子刚正是刚正,可那也是分人对事的!对于他坚持的事他绝对不会后退,可面对他认为可以商榷的事情,他处理起来就十分到位。
不光是对事,也是对人,对于该以刚克刚的人就刚,面对要以怀柔手段对付的人,就柔!
这让老朱尤为欣喜,可刚可柔,可硬可软!这简直就是完美的模版啊!仿佛天生就是吃皇家这碗饭的料。
到这一步,老朱对于朱煐这个老天重新还给自己的继承人就已经是万分满意了,可没想到这湖广赈灾粮款筹措一事上,居然又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前几日在朝堂上湖广遭灾,朱煐主动站出来的时候老朱是高兴的,因为这代表朱煐本心是为百姓,他的眼里是有百姓的,知道百姓遭灾,心中着急。
老朱一直觉得这天下,谁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百姓!没有百姓的天下,还叫天下吗?没有百姓的支持,大明还能是大明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老朱的思想也贯彻落实到了朱标的身上,朱标对于百姓的看法和老朱是一致的,这也是老朱最看重朱标的一点!
而在朱煐身上,看到这一点,老朱自然是高兴。
只是让老朱没有想到的是,朱煐居然大包大揽地直接接下了这给湖广筹措赈灾粮款的一应事宜!
这让老朱着实大吃一惊,甚至下意识就想要阻止,可老朱转念一想,他又收回了动作。
他想要借此机会给自己这大孙子一点点小小的挫折。
老朱深刻明白,想要当一个皇帝有多么不容易,要承受什么样的压力,他心疼朱煐可却不能溺爱,他想要培养自己这引以为傲的继承人........
于是老朱决定让朱煐吃吃瘪,为自己的冲动买单,这样日后只要是遇到事情之后,那就会三思而后行,而不会如此急切,如此莽撞。
只是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放纵,不得了了!
第二天朱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