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边。
东宫。
朱允炆退朝之后神清气爽地回到了东宫,并将今日朝上的事情事无巨细地都给母亲吕氏给详细地讲了一遍。
吕氏既是朱允炆的娘,但同时也是他背后最主要的军师。
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吕氏帮着谋划规划。
黄子澄和齐泰虽然也是朱允炆的谋臣,可毕竟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他们毕竟还是老朱的臣子,不能做的太过分,万一落人口舌那将会是个麻烦事。
所以基本上的事情都是吕氏给朱允炆谋划。
朱允炆也会将每日朝中的大事小情告知吕氏,尤其是在朱标去世之后,母子二人几乎是每天都在努力做功课,揣测老朱的心思。
朱允炆将今日早朝上发生的事情跟吕氏给讲述了一遍。
吕氏认真地听完后看着朱允炆,脸上满是欣慰。
“儿啊,你今天做的很不错。”
“这才像是大明未来的储君。”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些小事不要放在心上,朱煐此人确有才干,这样的人才留作己用,收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你得位正统,是你皇爷爷给你的这个位置,那以这朱煐的性子,只会更加坚定地支持你!”
“不错母后,孩儿也是这么想的!”
“等朱御史此次筹钱不利被皇爷爷问责的时候,孩儿就出口相救,哪怕是被皇爷爷打上一顿也值了!”
吕氏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不过还不够!”
“这样,娘这里还有些省下来的银子,还有一些不是宫里的首饰,你把这些东西都给归整归整,首饰拿去卖一卖,等到时候朱御史筹措不到钱了,你再把这些钱给他,钱不多却能收买人心。”
“须知,这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可偏偏这雪中送炭最为收纳人心。”
“孩儿明白了!娘亲放心,孩儿这就去办!”
朱允炆没有半点推辞,取了吕氏的首饰和银钱就出宫去了.....
......
而与此同时。
一则消息悄然在应天府不胫而走.....
这消息的来源不知道是哪里,也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消息,大家都是听人说,可偏偏这消息传的有模有样绘声绘色。
——朱煐朱御史想让陛下重开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英才,不论出身!
这消息流传出出来没多久,整个应天府就彻底轰动了!
原本平静的京城仿佛就像是一波平静的水面被砸入了一块巨大的势头,掀起了一阵阵波澜。
京城的百姓本就乐忠于谈论八卦,这消息一经流出,顿时全城百姓都不由沸腾!
勾栏酒肆,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
无他,这稷下学宫四个字的名头实在太大,大到所有人都为之骇然!
这可是稷下学宫啊!
诸子百家曾经于此论道,名声响彻整个战国!
学宫的名头所引起的影响比朱煐预想中的还要更加夸张!
几乎只是过了短短半天的时间,这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而自然,这消息在传遍京城的同时,锦衣卫的一封情报自然也就递交到了老朱的案头.....
当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的老朱打开了情报,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咱要重开稷下学宫?
不是,这咱怎么不知道?
老朱不由扶额,看向蒋瓛:“这消息哪里传出来的可曾查明?”
蒋瓛苦笑道:“陛下,这不用查,这消息就是出自朱御史之手,是张侍郎亲自散步的消息。”
老朱:“......”
这要是换个人,一个假传圣旨的罪名指定是得扣下了,可做这事儿的是自己的这大孙,老朱顿时一下给干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