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后几天,方孝孺和张平走得越来越近了。
两人经常在朝堂上窃窃私语,这是只有两个关系很好的朝臣才会做的事。
张平私下里找到朱煐,说过原因,初时他是想要拉方孝孺入伙,他觉得方孝孺是罕见的无畏生死之人,也只有这种人才配在朱煐身边。
不过之后接触下来,张平就是交心了。
他本就是初入朝堂,在朝堂里没有几个相熟的人,而方孝孺也是刚从汉中府回京,这京中有不少人都认识,可要说熟悉,却也说不上,当人们到了一个陌生环境,往往更容易交到朋友,因为固定的圈子尚未形成,你会小心翼翼但主动地与周围的人去相互接触,相互碰撞,最终判断是否三观一致志趣相投。
朱煐自然是乐见其成。
只一点理由他就不会拒绝张平的此举。
要知道,方孝孺才是真正历史上诛十族的人啊!
这是个狠人,而且以他的脾气,明里暗里看他不爽的人大有人在!
这样的人,或许对于别人来说,那是个祸害,与之相交容易惹火上身被牵连,可对于朱煐而言,方孝孺这样的,显然就是人才中的人才,毋庸置疑!
..........
张平与方孝孺两人相熟之后,再加上方孝孺心中对朱煐的佩服,有心结交,朱煐也有心接触,希望能够借助方孝孺的力量,让自己在朝堂上树敌更多一些。
人力有穷时,自己毕竟只是一人,多一个朋友就多一群敌人,尤其是方孝孺这样的朋友,能够遇到这样的队友,朱煐觉得也是三生有幸。
这一日方退朝。
在张平的提议下,几人准备到应天府有名的一家酒楼中饮酒。
这是朱煐来到大明,入朝之后的第一次外出赴宴。
入了殿试之后的这些日子,朱煐的精神一直都在紧绷的状态,经历了不少次的大喜大悲,先是入了天牢,以为自己要死了,结果又被莫名其妙释放,此后多次密谋计划,却因满清所修明史中对老朱的记述有误,因为老朱过于宽厚仁慈,以至于一次次计划破产。
这些日子以来朱煐一直在努力,他想要尽快在老朱手上完成计划,可偏偏天不遂人愿......
经过这些天的努力尝试,朱煐已经有些认清了现实,现实就是老朱的脾气比想象中的还要好太多太多,想要快速完成任务显然不可能,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朱煐明白这些事儿着急不来后也就将注意力稍稍抽离出来。
所谓欲速则不达,计划归计划,日常归日常,一边过日子,一边去找取死之道。朱煐不是个古板的急性子,他很灵活。
只要自己还在朝中,还在老朱的注意范围里,那就有的是机会,不急于一时。
路上,方孝孺和张平谈及近些日子的皇储之争。
朱允熥他们见过,也相熟,因为朱允熥一直住在朱煐的家中,只是他依旧懦弱,一直待在房间里,很少出门,只有吃饭的时候会让人把饭菜端进去吃....
今日方孝孺提议去酒楼吃酒,朱煐也问过朱允熥,可朱允熥委婉表示依旧不想出门,这小子总感觉外面不安全,只有自己的房间里最安全,待着最安心.....
或许是在东宫,在吕氏的精神压迫下时间太久,产生了一点被迫害妄想症.....
“老大,这允熥皇孙要想与允炆殿下相争,这性子着实得改改才是。”
“属实如此,允熥皇孙性子内向了一些。”方孝孺说话说得也委婉,要说之前,无论是朱允炆当皇储还是朱允熥当皇储对他而言都没有什么区别,可现在不同了,他和黄子澄、齐泰一拍两散,而黄子澄和齐泰显然是支持朱允炆的,且在朱允炆的阵营中位置颇高.....
方孝孺当真想完成心中理想抱负,希望能够当大明肱股,匡扶大明的话,那他的选择也就只剩下了朱允熥.......
可想到朱允熥的性子,哪怕是方孝孺也是不由皱起眉头,觉得颇为棘手....
“眼下时局动荡,大明,风雨飘摇啊,希望陛下能够保重龙体,将大明再维持些年才是。”
张平叹了口气说道。
方孝孺赞同地点了点头:“允熥殿下还需成长,哪怕是允炆殿下,他距离当储君也差了一大段距离,眼下他的能力还远远不足。内有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