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三日未出建德堂(2 / 4)

。”

顾直言尚欲再言,朱标已挥手:“我准你入堂为主评官,三日轮一策,由你断其真伪。”

“若你能三策三断,堂中之士,自当以你为凭。”

“若你不能,那你——便知士言难取。”

顾直言拱手一礼,沉声应道:“臣——愿试之。”

三日后,顾直言面前案上摊着三卷言策,眉头深锁。

其中一篇《县道佐粮小记》,细致至县吏起运之时辰与柴米耗损,一笔不杂,直中要害。

顾直言轻声喃道:“此策……可用。”

案旁,朱标负手而立:“那你可知此策作者何人?”

顾直言摇头。

朱标淡然一笑:“阳曲县,一名佐吏,名叫林守谦。”

“他未入举籍,未登吏科,连县官都不识他的名。”

“你说,此人若不设堂,何时能为天下所用?”

顾直言默然。

当夜,朱元璋召朱瀚入宫。

“你可知,朱标设‘堂’,实为为自己立政之局?”

朱瀚拱手:“臣弟知。”

“那你可知,这局若乱,士人非但不附,反生恐惧?”

朱瀚顿了顿,缓缓道:“可若不设,士人便永无望政之路。”

朱元璋长叹一声:“他走得是正路,可正路太直,怕就怕——有人挡他一步。”

朱瀚神色一动:“皇兄,是已有风声?”

朱元璋将一册黑皮奏本递来:“右都御史郑应高密奏:‘东宫议堂已成异声之窠,议政非其职,观政易生乱。’”

“他劝朕,罢堂。”

朱瀚默然。

片刻后,他轻声道:“皇兄若要我动手——臣弟便为东宫,护住这堂。”

朱元璋望着他,沉声道:“不。朕不要你护堂。”

“朕要你教朱标——何为不设堂,也能议政。”

“教他,何为——真正的掌局。”

朱瀚低头应是,眼中微光湛然。

而此刻,建德堂内灯未熄。

顾清萍坐于案前默默抄录《民粮策录》,朱标在廊中缓步而行,忽而驻足。

“清萍,你说……若有一日我不设堂,谁还能为我言?”

顾清萍未答,笔不停书。

良久,她淡淡开口:“若您真成了那人心所向的太子——就算不设堂,也会有人敲门来讲。”

朱标喃喃一笑:“那我便继续走下去。”

“走到那一日,朝臣不再怕我,士人愿信我。”

东宫“外策堂”开设已满三旬。

此日晨,建德堂门外悬灯不燃,士人散去,廊前只剩风声微扬。

朱标一身青纹素袍,立于廊下,望着已撤去的素案和帷帐,面无波澜。

顾清萍缓步上前,手中捧着册录:“《外策录》三卷,一百零七条,计议政二十七,议人三十四,议民生三十一,其余杂策十五。”

“您说,值吗?”

朱标眼神如水,淡声道:“从未值过。只是必须。”

“既然设堂,是为识人,而非立威。”

“如今不设堂,人依旧在,只是话,不再堂中说,而是在心里藏。”

顾清萍抬眼看他,眸光微动:“可如今,陛下撤了堂,言官静了,旧臣安了,却也有人开始私议——说您太子之位坐得不安稳。”

朱标微笑,未应,只问一句:“顾远堂动了吗?”

“动了。”顾清萍低声答,“顾远堂昨日拜访文渊阁,面见梁肃,言语试探堂后人事安排,暗示愿为东宫荐人。”

朱标眼中浮起一抹光:“他这是给我递来一颗棋子。”

“顾家本避我三分,如今主动,便是承我三分势。”

“但我若接下,便须回一手。”

顾清萍问:“何手?”

朱标缓缓转身,看向堂后那一方静院:“给他们一场试炼——看他们推的人,能否胜得了我已用的人。”

“我要让朝中知,太子不是靠荐举而用人,而是靠试、靠看、靠断。”

“真正能立于朝者,不在名,不在势,在实。”

选吏、选议、选理事三才,由诸司推举三十人,分五案实题逐一设解,三旬内定去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太太别演了,禁欲傅总会读心 山庄通异界古人来打工 选了白月光?替身走了你发什么疯 风雪压我五年,出关已是无敌 离婚就离婚!别挡本夫人送外卖攒阴德 刺杀夫君失败!我为保命趴他怀里哭 被总裁师妹骗到非洲当军阀 岁岁长宁 生而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