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 第1210章 以学理事,以理择人

第1210章 以学理事,以理择人(3 / 4)

并不快,但显得孤。”

“是啊。”朱标低声,“如今我虽能回问,能开讲,能引士人归心,却总觉得脚下踏的,不像土地。”

“像是悬在半空的桥。”

顾清萍坐在他身侧,声音温和却笃定:“这不是浮桥,而是刚刚架好的桥墩。”

“您已不需靠王叔之手,更不必靠陛下之心。”

“但桥要成,就得看您自己走不走得稳。”

朱标微顿,轻声道:“皇叔近日静得过分。”

顾清萍低头一笑:“那是因为他真的放手了。”

“您已立道、设问、纳士、应论,他不再出手,也是一种成全。”

朱标静默片刻,终于拈起那枚白子,缓缓落在棋盘右侧一隅,不争中央,亦不避边角。

“我明白了。”

“现在该走下一步。”

顾清萍抬眼:“下一步?”

“储君不可久居讲堂。”朱标轻声,“我该入政。”

“讲可聚人,学可正心,但终究要接朝中诸务,才是真正立于‘东宫执政’之上。”

“陛下如今仍居中调制内外事,但已不事细务。我若仍躲在建德堂内,便是畏,非承。”

顾清萍眼神微动:“殿下打算如何动身?”

朱标看着案上棋盘,声音沉静如水:“从礼制入政。”

“太祖初年,礼制未完,朝中文仪多采旧制,至今‘祭仪不分,朝仪不明’,学政各署分属诸部,难统一。”

“我请奏设‘礼议录事馆’,归属东宫,名为‘录’,实为理政之始。”

“由我选人议事、订文、校政——以讲学之名开政务之路。”

顾清萍一惊:“此举虽不涉实权,却已涉事权。”

“殿下,您要开始真正执政了?”

朱标点头:“要坐稳东宫,就不能只当个讲学先生。”

“我皇叔当年以言止锋,如今我便要以事定心。”

两日后,朱标入文渊阁求见皇帝。

朱元璋坐于高榻之后,案前几本军报未阅完,神情略显疲惫,但见朱标入内,眼神一亮,挥手示坐。

“你来得倒勤。”

“儿臣不敢懈怠。”

朱标拱手行礼,坐而不倨。

朱元璋打量他半晌,忽问:“前日那三问,是你自拟?”

“是。”

“你真不怕说错?”

朱标轻声答道:“人言无实,才会怕;若所说合于心、顺于礼,便不惧人评。”

朱元璋沉声一笑,放下案前文卷:“你倒比当年你皇叔说话还直。”

朱标顿首:“皇叔直,是因他目中有天下;儿臣直,是因儿臣心中有王法。”

“很好。”朱元璋眉头舒展,“你今日来,可是又有章奏?”

“并非章奏。”朱标起身从怀中取出一纸薄录,双手奉上,“是‘议馆’草设之议。”

朱元璋接过,一目十行看罢,沉吟片刻:“‘录事’之名,倒巧妙。设馆而不设司,避了争;统文而不涉政,避了位。”

“你这一步,是谁教你的?”

朱标答:“无人教。儿臣若不开始习政,日后纵承大统,也成虚壳。”

“儿臣不敢夺事权,但愿以学理事,以理择人。”

朱元璋望着他,目光微沉,忽一笑:“你今日这番话,倒让我想起了你皇叔当年初入庙堂那日,也是这般语气。”

“只不过他那时候,是杀出来的。”

“而你,是讲出来的。”

他将那录议轻轻放于案上,手掌按了按,道:“我准了。”

“你若真能用此馆聚人、聚心、聚事,那这东宫——才不算白坐。”

朱标顿首:“谢父皇。”

御书房外,晨鼓未歇,太监程守义奉旨传召东宫太子入内议事。

朱标整肃衣冠步入殿中,身后仅随吴琼一人,不张扬,不显仪,而一身素绸朝服落座于案前,却自有一派不容忽视的端凝肃意。

朱元璋坐于高榻之上,未披朝服,仅着常袍,神情虽倦,眼神却清亮。

他望着朱标,手中轻翻一卷薄册,忽道:“你这礼议馆,已收多少人了?”

朱标拱手答:“启禀父皇,礼议馆启十日,录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摆烂上学?反手震惊清北! 五岁家主驾到,重振家族荣耀 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 替身不做了,傅总跪求复合 重生顶流之横扫娱乐圈 不夜宴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战神狂医 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歌 重生,从救女市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