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 第1189章 朝中之人,我们不懂

第1189章 朝中之人,我们不懂(2 / 3)

缓移至厅后。

数株桂花枝插于茶案之边,案上酒杯中漂浮桂瓣。

朱元璋示意两府子弟举杯品茗,并以讷言试其诚心。

朱标举杯第一,凝视杯中桂瓣,微笑道:“花虽易落,香自长存;国虽多难,志坚不移。”仰首一饮,杯中花瓣随唇角微扬,落入杯底,意味深长。

朱瀚随之举杯:“天涯此桂,同奉百姓;朝廷此火,共护江山。”语毕,落杯花瓣轻荡如波。

朱棣接过茶盏,却迟疑片刻,呷了一口,却不敢多言。

韩昭见状,急忙开口:“殿下此香味独特,似可助思。”急转话题,无奈话既浮浅,更显尴尬。

宴会至此,已分胜负。朱元璋深深满意地点首:“朕今日大得所观,太子之文才、王爷之才见皆出我想象。此会堪为后世典范。各位退下,太子与王爷、衡宁妃留下,朕有旨相商。”

群臣退下,宴会收场。朱棣神色凝重,匆匆回府。朱标与朱瀚、顾清萍被引至御殿。

朱元璋端坐,目光如炬:“今日花厅之会,朕见太子之度量与才华兼备,王爷亦尽展扶助之能。然朕心有所感,朕皇族之道,不惟文采,更当心怀百姓,以德服人。太子可否于明日选择三郡里正,与百姓议政,让朕细观太子之执政之方?”

朱标心头一震,却恭敬答道:“儿臣愿领三郡里正之职,访民所需,细察民情,不负圣心。”朱元璋微笑:“好,就从汴京东郊三里铺始。”

朱瀚俯身:“臣愿随身辅佐,以实录访情之所闻,呈于皇上。”

朱元璋点首:“此行若有成效,便是太子得民之始,王爷扶持之力。切记谨慎。”

朱标一身素蓝常服,站于东宫前院,目光投向远处缓缓聚集的百姓与乡正,目光沉静如水,指节却紧紧攥住袖口。

顾清萍立在一侧,轻声劝慰:“殿下,此行之重,胜过往日百朝。三郡之民若能信服,父皇所试便是肯定,朱棣再起风浪,亦掀不起大波。”

朱标看她一眼,微微一笑:“若无你与皇叔筹划,我今日恐怕还要在文墨堆中兜转踯躅,连百姓口音都听不全。”

话音未落,朱瀚自侧门缓步而至,青衫无饰,却威仪自成。

朱标忙迎上一步:“皇叔,今晨一切俱备,只等您一言定动。”

朱瀚微微颔首,眼中却有一丝揶揄之色:“太子之言,倒像是要让本王来主这访政之局?”

顾清萍掩嘴轻笑:“王爷此言差矣,殿下如今志气不凡,王爷只当随行顾问便好。”

朱瀚抬眼扫过两人,心中却另有打算——三里铺虽小,却是朱元璋故年发迹之地。

如今让朱标前往,乃是明试太子政德,暗察其人情冷暖。

若此地安抚得当,必然赢得圣心一重信任。

“走吧,”他轻声道,“今日访政,不许动用仪仗,不许铺道张旗,随本王便服而行。”

“可若百姓不识我……”朱标迟疑。

“若你只有身份,没有人心,那这太子之位,本就坐不稳。”朱瀚语声温和,却字字如钧。

午后时分,三人抵达三里铺。

这是一片老旧的民居与集市交错之地,瓦房低矮,砖墙斑驳,街角的豆腐摊上飘着热气,几个孩童奔跑打闹,丝毫不觉三位权贵的踏足。

朱瀚叫住一位赤脚少年:“小兄弟,你家里可有长辈?我等欲寻当地里正。”

那孩子擦擦鼻子,睁大眼望着几人:“我阿爹就是里正,你们找他做甚?”

“我们是来问事的。”

“问事?”孩童歪头想了想,突然笑了,“你们是来评饭的吧?”

顾清萍忍俊不禁,朱标也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朱瀚却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带我们去见你阿爹。”

那孩子带着他们穿过巷道,一路穿过小摊、破屋、柴堆,最后在一户青砖灰瓦的小院前停下。

他喊道:“阿爹,有人找你!”

院内走出一位中年汉子,身着布衣,腰间系一根粗布带,头发半白,却眉宇间颇有刚正之色。

他打量三人一眼,沉声问:“不知几位是?”

朱标躬身:“在下朱标,奉圣命巡察三郡之民情。今至三里铺,愿与乡里诸位长者坐谈一叙。”

那汉子怔了一怔,旋即行大礼跪拜:“原来是殿下驾临,失迎!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重生从艺考状元开始 退婚当天,五个豪门总裁和我相亲 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 美娱:没人比我更懂娱乐圈 华强北之日与夜与笑与泪之间 重生88:踹掉渣女后,我成为亿万富豪 掌心独宠:夜少娇妻她又甜又飒 重生六零家属院,纺织女工要翻身 被五个姐姐断亲后,我成了她们高攀不起的神 江湖与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