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 第1155章 此策非法,此税不公!

第1155章 此策非法,此税不公!(3 / 4)

便是倾国。”

朱标点头:“我明白。王叔唤我来,想必不止于此?”

朱瀚将旧图一卷,放入一只木盒中,递与朱标。

“打开看看。”

朱标接过,揭开木盒,一股药草香扑鼻而来,内中却无药,只有几枚圆形令牌,银光微闪,每一面皆刻一字:“鹤”“泉”“柳”“藏”。

“这是什么?”他低声问。

朱瀚淡然道:“这是我在京外所设四所‘策隐所’,名为医馆、义塾,实为搜罗策士、藏才聚谋之地。”

“你说,若将这四所策隐所,与青策堂打通,令杜和、陈希文等人各驻一处,常年讲策行法,是否胜于朝中空言百卷?”

朱标大惊:“王叔竟早布此局?!”

朱瀚起身,拍了拍他的肩:“太子不是靠争论赢天下,是靠——让人相信你讲的东西,将来能行得通。”

“这策隐四所,是你话语之根。”

朱标接过令牌,神色前所未有的庄重。

“王叔信我?”

“信你?”朱瀚转头一笑,“不,我信我自己调教得当。”

雨声淅沥,落在王府外院的石阶上,仿佛又敲起了三月策试时的节奏。

朱瀚立于屋檐下,望着满庭雨脚,一动不动,手中却握着一卷未拆的策帖。

“是杜和送来的。”

沈镇将一盏温茶递来,低声禀报,“说是青策堂内新招一少年,自号‘策狂’,言语肆意,众士子颇为推崇。”

“策狂?”朱瀚挑眉,嘴角含笑,“年少,狂得起来才好。”

“可他说——策不可藏。”

沈镇声音微顿,“意指王爷之‘策隐所’,并非正道。”

朱瀚不怒反笑:“那他倒是讲得好。说策不可藏,那便看他能不能讲得响。”

他拆开那卷策帖,纸墨未干,果然如其人,字如走马,文锋直逼:

“藏策者,疑人;散策者,信众。策不为藏,藏则策亡。王侯策士,若藏而自居高位,岂不与帝王之术相类,非真士之道。”

朱瀚看罢,缓缓将策帖合上,丢于桌案:“去,把杜和叫来。”

沈镇一愣:“王爷是……要?”

“是时候放他出去走走。”

朱瀚语调平静,“他在青策堂讲得久了,难免忘了,策不是讲给士子听的,是讲给这个天下听的。”

“让他带着这个‘策狂’,下郡走一遭。就说是我命他巡访民意。若能讲动一镇之民,孤便承他一句‘策不可藏’。”

沈镇领命,欲退。

朱瀚忽又道:“且慢。”

他取笔写下三字,封于一方信封中:“这封信,交给那‘策狂’本人。切勿让旁人知晓。”

沈镇接过,微见疑色,却未多问。

十日之后,东郊文山县外,连夜小镇,一家客栈门口,挂着破布旗,上书:“策评三席”。

杜和坐于堂中,着布衣,眼神冷静而寡言。

对面立着一少年,衣衫褴褛,腰间却悬一卷竹简,自号“策狂”。

“你说策不可藏。”杜和道,“可你讲策不过三日,便惹来镇民围观,一日之中数起争执,坊中书院两度停课,教谕亲来劝止。”

“我讲策,讲的是醒人之言。”

少年眼神明亮,“他们争,是因为醒了。若策不能惹人动心,便只是纸上文章。”

“可你叫他们去问县令,为何不准市集外摆摊?”

“我叫他们问的是‘为何不能摆’,不是‘为何不能服’。”

少年大笑,“若不敢问,讲什么策?”

杜和沉声道:“可你问得太早。”

少年语气一冷:“天下若总有人说‘时候未到’,那时候便永远不会来。”

两人争论正急,忽听堂外人声大作。

一名老者跪倒在街道之中,身旁围着数十人,皆呼“冤枉”。

原来是镇中商会擅自加税,名曰“道路养护”,行商摊贩人人受苦,却无人敢言。

少年策狂大步上前,手持竹简高呼:“此策非法,此税不公!”

百姓欢呼,声震数坊。

杜和站在堂中,看着少年目光如火,一时无语。

直至夜半,镇民请愿,县令不堪扰,方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生而不凡 让你当后娘,你躺平成全家白月光 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旧爱新欢 逼我老婆改嫁?我反手一个大逼兜! 踹渣男,嫁糙汉,我靠赶海带全家致富 山庄通异界古人来打工 离婚就离婚!别挡本夫人送外卖攒阴德 你劈腿在先,我泡校草你别哭啊 岁岁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