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1079章 运河蓝图

第1079章 运河蓝图(1 / 2)

安阳在战火后的复苏速度令人惊叹,但叶明并未满足于此。

他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工坊的动力源泉,更是制约安阳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

现有的风力水车和零星的水力应用,已不足以支撑日益膨胀的人口和产业需求。

这一日,叶明召集了格物院水利小组、顾慎、周廷玉以及几位精通地理的老河工,在府衙内展开了一张大幅的安阳及周边水系图。

“诸位请看,”叶明的手指沿着蜿蜒的安阳河及其几条主要支流划过,“安阳河水量充沛,但落差主要集中在城外三十里处的‘老龙口’。以往我们只在河边零散设置水轮,效率有限。”

“我意,在老龙口上游,择合适位置,修筑一道稳固的水坝,并非完全截流,而是抬高水位,开凿引水渠,将水流引导至我们需要的地方!”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几处标记:“引水渠主干道可沿地势铺设,一路南下,沿途设分水闸,既可灌溉沿线新垦的农田,更可在我安阳城西、城南规划出的新工坊区,集中建造大型水轮工坊!以水力驱动更多的纺车、织机、鼓风机、甚至……未来更大规模的锻锤!”

顾慎看着地图上那条规划的蓝色水道,挠了挠头:“老叶,这工程可不小啊!修水坝,挖水渠,得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这得干到猴年马月去?”

周廷玉也捻须沉吟:“大人,此策若能成,自是功在千秋。只是眼下战后不久,府库虽因贸易有所充实,但如此大动土木,恐力有未逮。”

叶明早已料到他们的顾虑,从容道:“工程确实浩大,但我们可以分步进行。首先集中力量修筑老龙口的水坝和主干引水渠,确保水流能够引入新城西工坊区。”

“至于沿途灌溉和更远的支渠,可以逐年分段开挖。人力方面,除了征调民夫,支付合理工钱,亦可让边军在非战时参与建设,既锻炼队伍,也增加收入。此外……”

他目光转向几位老河工和格物院的匠人:“我们能否设计一种更高效、更适合安阳地质的筑坝和挖渠方法?”

“比如,大规模使用水泥浇筑坝体和渠壁,不仅坚固,而且速度快?挖掘方面,除了人力,能否设计一些省力的机械,比如大型的滑轮组、或者利用水力的挖掘装置?”

格物院水利小组的负责人,一位姓徐的老师傅,闻言眼睛一亮:“大人所言极是!水泥用于水利,确是绝配!至于挖掘机械……我等可尝试设计一种多人协作、利用杠杆和齿轮的‘挖掘机’,虽不及人力灵活,但用于开挖主干土方,或可事半功倍!”

“好!”叶明赞许道,“那就请徐师傅带领人手,尽快拿出水坝、引水渠的详细规划,以及所需水泥、物料、人力的初步预算。同时,着手设计改进挖掘和运输工具。”

就在叶明全力擘画安阳水利新篇章时,其其格带来了一个来自草原的好消息。

在毛纺合作社的示范效应和安阳公平贸易的吸引下,又有三个规模中等的部落正式请求归附,并愿意派出青壮学习耕种和技艺,同时也希望能引入风力水车解决部分草场的灌溉问题。

“叶大人,如今愿意归附的部落越来越多,原有的安置区已有些拥挤。”其其格汇报着,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且,各部落分散,管理和物资调配也越发困难。”

叶明看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草原,心中已有计较。他指向安阳河下游、靠近草原的一片区域:“或许,我们可以在这里,规划一座‘新城’。”

“新城?”顾慎和周廷玉都吃了一惊。

“不错。”叶明解释道,“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作为安阳的延伸和补充。选址于此,既可依托安阳河水利之便,又靠近草原,便于与各部落联系。可在此设立集中的市集、工坊分支、以及更大型的牲畜交易市场。

同时,也可将部分新增人口安置于此,减轻主城压力。这座新城,将与安阳主城互为犄角,共同发展。”

这个构想更为宏大,周廷玉思索片刻,道:“大人此议,颇具远见。然则,建城所费更巨,且需考虑防卫。”

“防卫自是必要,新城城墙可用水泥加快进度。至于所费……”

叶明微微一笑,“羊毛贸易利润丰厚,西域商路也已打开,加之未来水力工坊的产出,财富将源源不断。而且,这座新城的建设本身,就能创造大量的需求和机会。我们可以吸引商人投资,甚至可以发行‘建设债券’,向民间募资,许以未来税收或分红。”

“建设债券?”周廷玉和顾慎对这个新词感到陌生。

叶明简单解释了一下借贷和集资的概念,虽然在这个时代颇为超前,但周廷玉仔细思索后,觉得在安阳目前信誉卓着的情况下,或可一试。

“此事关乎长远,需从长计议,周密规划。”叶明最终定调,“当前首要,是完成老龙口水利工程,夯实根基。新城规划,可同步进行前期勘测和设计。”

格物院内,因此更加忙碌。水利小组日夜不停地测算、绘图;冶铁和木工坊开始尝试制造新型的挖掘工具;琉璃工坊则在攻关大食商人要求的“

最新小说: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游戏?还是哲学? 大清隐龙 嫡嫁千金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 特工传奇之重明 鹰掠九天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乱混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