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峪…叶明对猎场地图有些印象,那里确实荒僻。
“我们的人呢?”“不敢靠太近,怕暴露。只在远处盯着入口,确认车进去后尚未出来。已加派了人手,封锁了虎啸峪周边几个可能的出口,但猎场范围太大,恐有疏漏。”
“做得对。”叶明赞许道,“继续监视所有出口。另外,立刻查清虎啸峪区域内,有哪些建筑归哪个衙门管辖,近期有无异常人员或物资调动记录,特别是与安平郡王府有无明面或暗里的关联!”
“是!”信使领命,匆匆离去。
叶明在值房内踱步,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安平郡王的举动太过诡异。如果那车上真是违禁之物,他将其运入皇家猎场,是想借助禁地的庇护来藏匿?还是说…猎场内部本身就有人接应?
他立刻想起,管理皇家猎场的“上林苑监”,其官员中似乎也有几位与宗室子弟往来密切。这其中会不会有关联?
必须立刻禀报皇帝!此事已超出监察司常规监控的范围,涉及皇家禁地,必须由皇帝定夺!
他当即铺纸研墨,以最简洁的语言,将安平郡王庄园发现可疑边地人员、深夜骡车运重物潜入皇家猎场虎啸峪的情况写成密奏,强调事态诡异,恐涉及重大阴谋,请求陛下圣裁。
密封好奏折,他唤来最信任的亲随:“立刻送入宫中,面呈王公公,说是十万火急!”
亲随深知轻重,接过密奏,飞奔而出。
送走密奏,叶明的心依旧高悬。
皇帝的反馈需要时间,而在这期间,任何变故都可能发生。
就在他心神不宁之际,兵部大门外再次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又一份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到了!
叶明几乎是抢过文书,撕开火漆。这一次,是大哥叶秋的笔迹,而且墨迹尚新,显然是战事间隙匆匆写就。
信的内容让叶明精神一振!
“明弟:审讯狄虏伤兵有重大突破!一顽抗者被同袍指认,其并非狄人,乃早年掳掠之边民,后被挑入选锋营,因其聪慧,常被召至酋帐听用。”
“其招供,近半年确有一‘南边来的汉人先生’居于王庭,深受酋首礼遇!此人精于匠作、阵法,狄人新式弯刀、皮甲乃至此次攻寨之协同战术,皆与此人指点有关!然此人性情谨慎,深居简出,狄虏亦不知其确切姓名来历,只模糊听闻似与…京中某位‘大王’有旧?”
“南边来的汉人先生”!
“京中某位大王”!
叶明的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果然有内奸!而且是一个精通工匠之术和兵法阵图的汉人!竟然投靠狄虏,为其出谋划策,炼制兵器,训练军队!此獠罪该万死!
而“京中某位大王”这个线索,更是直接将怀疑的指针,指向了皇室宗亲!安平郡王李云瑞的嫌疑,急剧上升!
他立刻将这份密信与方才发出的关于猎场的奏报联系起来。
安平郡王庄园里的边地人、猎场里神秘的重物、北狄军中的汉人先生、京中的大王…一条模糊却危险的链条,似乎正在浮现出来!
难道那个“汉人先生”所需的某些特殊材料或工具,是通过安平郡王这条线,秘密输送出去的?
甚至,那猎场里藏匿的,就是为那人准备的东西?或者,是安平郡王为自己准备的…某种后路?
叶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这场斗争,已经远远超出了朝堂政争的范畴,涉及到了通敌叛国、颠覆江山的可怕阴谋!
他必须立刻见到皇帝!
然而,宫门已经下钥,他的密奏能否立刻送到皇帝面前还未可知。
就在叶明心急如焚之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福伯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三少爷,夫人见您连日辛劳,特意让厨房熬的,您趁热喝点吧。”
叶明哪有心思喝汤,正要挥手让他放下,目光却无意间扫过管家身后那扇敞开的门。
夜色中,国公府庭院寂静,远处更夫打更的梆子声隐约传来。
忽然,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安平郡王为何偏偏选择在今晚运送东西?是因为北疆激战,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还是因为…京城有什么特殊的动静,给了他可乘之机或迫使他必须行动?
“今日京城可有什么特别之事?尤其是与宗室或猎场相关的?”叶明突然问管家。
福伯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特别之事…哦,想起来了,今日午后,安平郡王府似乎派人往上林苑监送过一份帖子,说是郡王殿下过几日想去猎场散心,询问近期可否安排…这算吗?”
安平郡王要去猎场散心?在这个北疆大战的节骨眼上?还提前派人打招呼?
叶明眼中精光一闪!这绝不是巧合!这分明是在为今晚的行动打掩护,或者是在为接下来的某个行动做铺垫!
“立刻让府里备马!”叶明猛地站起身,“我要去一趟监察司衙门!”
他等不及宫里的消息了。他必须立刻调动监察司最精锐的力量,加强对虎啸峪的监控,甚至要做好必要时强行潜入侦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