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传承(1 / 2)

星砂稻的种子顺着商队的驼铃,一路向东,落在了东海之滨的渔村里。渔民们起初只是觉得这稻种奇特,播撒在海边的盐碱地试试,没想到竟长得格外茂盛,稻穗沉甸甸的,还带着淡淡的海腥味。有个老渔夫发现,用星砂稻酿的酒能驱海上的寒气,从此出海前总要灌上一壶,船头的渔网都染上了稻酒的清香。

扎双丫髻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跟着商队来到渔村,看到星砂稻在盐碱地扎根,笑得眉眼弯弯:“原来灵稻真的能适应所有土地呀。”她蹲在田埂上,用手指戳了戳稻穗上的星砂,“你们看,它还带着西域的沙粒呢,这是要把远方的故事讲给大海听呀。”

海边的孩子们围着她,手里捧着刚烤好的鱼,非要换她腰间的星砂稻秸秆手链。少女笑着解下来,给最瘦小的那个孩子戴上:“这是用第一茬星砂稻做的,戴着它,就像我们永远在一起。”孩子高兴地举着手链跑向渔船,阳光照在手链上,星砂闪闪烁烁,像把西域的星空戴在了手腕上。

消息传回龙华城,当年的青年——如今的商队首领,正陪着孩子在白玉碑前种下新的星砂稻种子。孩子已经能熟练地用小铲子挖坑,奶声奶气地说:“爹爹,奶奶说这稻子会长出翅膀,飞到海的另一边去,是真的吗?”

商队首领抚摸着孩子的头,望向远方的天际:“不是翅膀哦,是风带着它去旅行。就像当年你娘亲带着种子去西域,风带着故事回来,现在,风又要带着新的种子去更远的地方啦。”

话音刚落,一阵海风吹来,卷起几粒星砂稻的种子,朝着东海的方向飘去。守心草的叶子轻轻晃动,像是在挥手告别。白玉碑上,新的名字又添了几行,有渔村老渔夫的,有商队驼夫的,还有那个戴着秸秆手链的海边孩子的——他们的名字挤在一起,像一串饱满的稻穗,把岁月串成了温暖的模样。

又过了十年,星砂稻的足迹已经遍布灵界的每一个角落。雪山脚下的牧民用它喂雪橇犬,犬吠声里都带着稻香;南疆的傣家竹楼旁,稻穗垂在竹帘上,成了最别致的装饰;甚至在极东的岛屿上,渔民们用星砂稻的秸秆扎成稻草人,立在船头,据说能保佑渔船平安归来。

当年的少女——如今的农官,站在西域的灵稻田里,看着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的稻浪中,耳边是各族儿女的欢笑声。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第一次在教室里埋下种子的模样,那时以为守护就是守住一块田,现在才懂,守护是让种子变成千万颗种子,让故事变成千万个故事,让每颗心都能在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根。

夕阳西下,灵稻田被染成了蜜糖色。远处传来孩子的呼喊:“娘亲,星砂稻的星星亮起来啦!”她抬头望去,无数稻穗上的星砂在暮色中闪烁,像把银河撒在了田里,又像无数双眼睛在望着她,温柔而明亮。

这大概就是凌风他们当年守护的意义吧——不是让光芒只停留在自己身上,而是让它变成无数道光,照亮更多人的路。就像星砂稻,无论落在沙漠、海边、雪山还是岛屿,都能扎下根来,长出新的希望。

风又起了,带着稻穗的清香,朝着更远的地方吹去。这一次,它要带的,可不止是种子啦。

风带着星砂稻的清香,一路向北,越过冰封的河流,钻进了极寒之地的冰缝里。有个靠凿冰捕鱼为生的少年,在冰洞旁发现了这几粒“会发光的种子”,好奇地埋进了自家木屋旁的暖棚里。

暖棚里点着海豹油灯,微弱的光和暖意包裹着种子。没过多久,嫩绿的芽就顶破了冻土,少年每天用鱼汤的残渣当肥料,看着它一点点抽叶、拔节。到了来年开春,冰原上的积雪还没化尽,暖棚里竟结出了饱满的稻穗,星砂在冰光反射下,像撒了把碎钻。

少年捧着稻穗去找部落里的老萨满,老萨满用皱纹深刻的手抚摸着稻穗,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是大地送给冰原的礼物啊。”她取下挂在脖子上的狼牙项链,换走了一半的稻种,“我要把它们种在祭祀的圣地里,让祖先看看,冰原也能长出金色的粮食。”

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各个部落。鄂温克族的驯鹿群拖着雪橇,把星砂稻种送到了更北的苔原;雅库特人的冰屋里,多了一排排装稻种的桦树皮盒;连常年在浮冰上漂泊的因纽特人,也学会了用海豹皮搭建简易暖棚,只为守护这抹绿色的希望。

当第一碗用冰原星砂稻煮的粥端上桌时,蒸汽里混着淡淡的海鲜味——那是少年偷偷加的海鱼干。部落里的孩子们抢着用木勺舀粥,烫得直吐舌头,却笑得像冰原上初升的太阳。

而此时的龙华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是警察我要打击犯罪 闷骚前男友空降,成了我老板 未婚夫劝我大度,我挺孕肚嫁他死对头 胜者即是正义,分奴圣骑怎么你了 权力巅峰:美人如玉 被爷爷逼婚后遭不住了,七爷掐腰猛宠 你选白月光,离婚撤资你哭啥? 我,觉醒龙躯虎体,干啥都很猛 开局成为老登让精神小妹崩 人途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