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芳兰人民军带来任何麻烦。
相反,这些漏网之鱼在部落中大肆宣扬,称那些前来联系的爪洼国特使全都是芳兰人假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他们出洞,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这些人的谣言蛊惑下,所有的亚答族部落都对那些所谓的爪洼国特使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警惕。
从此以后,无论谁胆敢自称是爪洼国特使,亚答族部落都不再客气,直接将其抓获,并按照他们的传统习俗——“烹”而食之。
与此同时,由于在针对芳兰人民解放阵线的偷袭行动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尤其是大量的青壮年伤亡,亚答族部落内部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决策倾向。
一部分部落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锐减,对芳兰人民解放阵线可能的报复行为感到极度担忧。
这些部落的首领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带领部落向森林更深处迁移,以避开芳兰人民解放阵线的打击。
他们认为,只有远离冲突区域,才能确保部落的安全和生存。
然而,另一部分部落的首领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他们深刻认识到芳兰人民解放阵线的强大实力,意识到与之对抗只会带来更多的灾难和损失。
因此,这些首领果断地选择向芳兰人民解放阵线投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已的部落和族人。
面对这些主动投降的部落,关学宗展现出了宽容和大度。
他下达命令,要求前线部队不得为难这些部落,只要他们的首领能够带领族人从森林中迁出,就可以对他们既往不咎。
此外,对于那些曾经参与叛乱的部落青年,关学宗也给予了一定的宽容政策。
只要这些青年愿意通过服劳役来赎罪,他们就可以在完成规定的劳役后重获自由。
那些原本生活在森林深处的亚答族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徙到沿海乡村中。
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芳兰人民解放阵线的热情接纳和妥善安置。
芳兰人民解放阵线不仅为这些亚答族人提供了遮风挡雨的住所,还特意安排专人向他们传授种植水稻和发展畜牧业的技术。
在芳兰人民解放阵线的悉心帮助下,亚答族人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开始安居乐业。
对于这些部落,关学总并没有下令芳兰人民军对他们进行追击,而是决定让他们自由发展,自生自灭。
这样一来,亚答族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那些接受了芳兰人民解放阵线帮助的亚答族人,通过学习新的技能,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而那些逃进热带雨林深处的亚答族部落,却因为部落里青年的大量流失,无法从森林中获取足够的食物,生存状况变得异常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亚答族部落的人口不断减少。
到了炎黄历5084年,何雨柱决定对炎黄岛的热带雨林进行一次全面的科学调查,于是下令派出科考队对热带雨林深处进行科考。
在科考的过程中,科考队发现了这些人口锐减的亚答族部落。
科考队将消息传递回了中枢,何雨柱在得知后,立刻下达命令,要求那些已经安居乐业的亚答族人派遣使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劝说他们的同族迁出森林。
当这些使者与昔日的同族重逢时,彼此都惊讶地看着对方。
他们的衣着截然不同,一方身着现代化的服装,另一方则依然保持着原始的装扮。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他们不禁唏嘘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然而,正是这些使者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让热带雨林深处的亚答族部落开始重新审视自已的生活方式。
他们意识到,外界的世界虽然陌生,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可能性。
于是,越来越多的亚答族人决定离开森林,向外迁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炎黄历5085年,最后一批在热带雨林深处生活的亚答族人也终于迁移到了外界,并在新的地方定居下来。
至此,整个炎黄岛内部再也没有任何不稳定因素,一片和谐安宁。
周成成在回到兵部后,第一时间传达了何雨柱的指示。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最终决定将12月10日定为芳兰海军成立的日子
这一天,兵部将举行盛大的军舰入列仪式,以展示芳兰海军的强大实力。
为了向芳兰周边的邻国展示芳兰的军事实力,兵部还特意邀请了马来联邦、暹罗、狮子李、吕宋群岛国等五国的媒体前来参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