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少年战歌 > 第六百五十七章,定国是诏

第六百五十七章,定国是诏(4 / 5)

姑姑花解语。

“燕王,阿嫂。”花解语笑吟吟的给杨鹏杨彤见礼,“多日不见,真是想念。”

杜金娥也给两人见礼。“好啊,这次总算是阖家团聚了。”林青儿显得非常高兴,老人最喜团聚。一行人回到凤凰山下的行宫,林青儿欣慰万分的说道:“吾儿已定中原,老怀甚慰,可以无忧了。哎,说起来,为师还是十多年前来过汴京。”

“哦?那时辽宋俱在”。林青儿遥望北方,很是感慨的说道:“太宗二年,和父来汴京卖艺,,也是九月来到汴京。只是那时的汴京,可比如今繁华多了。”“这大宋皇宫,也不像样子了。”林青儿指指凤凰山东北,“吾记得那里,有好大一片园林,里面梯台楼阁,犹如仙境。如今竟然没了。”

林青儿笑得很是畅快,似乎五十年前的不快一扫而空。…………

九月二十九,杨鹏称帝大典的礼仪就开始启动了。礼部在汴京城布置了彩棚,宫灯,红绸,装点喜庆之色。新设置的尚宝司已经按照杨鹏的要求刻制好所有印玺,符牌,宝册,典簿。

新设置的司仪监,也张翔和蔡怀水的指导下,准备好一整套礼仪流程。太乐署也备好了礼乐。称王和称帝相比,礼仪要简单太多,舆服也简单太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杨鹏连服饰都不用更换,因为燕王是诸侯,皇帝就不同,服色制度并同。

进位大典最核心的程序,无非就是祭天,告祖,封授。当然,因为大明国的道庙制度,杨鹏除了祭天告祖,还应该去几大道宫祭祀。不过因为临安的几大道宫刚刚破土修建,这道程序也就是省略了。

使者为祝贺而来,杨鹏当然不会怠慢,让他们住进汴京使馆驿,好生招待。

十月初一这天东方刚白,汴京城钟楼就响起来了悠扬的钟声。

“咚——”

所有人知道,燕王称帝的礼仪开始了。此时的凤凰山行宫,杨鹏和杨彤,耶侓观音。柴永惠,赵金喜,韩冰。杨九妹。耶侓寒雨。蒋丽等,包括林青儿,佘老太君,杨应平,杨蕊,杨应龙等儿女,全部穿上了大小礼服。

清晨时,礼部来请杨鹏去圜丘祭祀天地山川。新设立的钦天监,象征性的禀告杨鹏:天象如常,可顺利举行仪式。”祭词都是汤时典写好的程式文章。杨鹏头戴九旈冠冕,率领文武大臣来到城外的圜丘,照着念一遍,就算完成。

“……臣遂进位称帝,国号大明,以汴京为行在,臣以恢复夏土为念,故以土为德。臣谨告昊天上苍,伏祈福佑…”

祭文读完之后,一把鎏金座椅就已经摆在圜丘祭坛边,坐北朝南,高过地面五尺。但是此时,杨鹏还不能做坐上去。

杨鹏当着所有文武百官的面,脱下自己的冠冕和礼服,小心的叠起来。紧接着礼官递上一把锹,杨鹏拿起锹,吭哧吭哧的开始挖坑。(真挖坑)

说实话,当着这么多手下的面挖坑,杨鹏真的感觉有点羞涩,他感觉比在千军万马面前演讲还要难。

秀儿啊。

不过,这才刚开始哦。

杨鹏挖了一个两尺深的坑,再将自己脱下来叠好的冠冕衮服放入坑中埋起来,再填土拍结实。

这叫“埋冕祭天”,是祭天时的一个仪式,但只有开国之君才有这个资格。

意思是,老天啊,我要称王称帝了,我刚才给您送了一套衣帽,给点面子哦。点个赞吧,我会好好干的。

等到杨鹏干完“埋冕祭天”,掌管舆服的礼官又进献一套大明国常服,为杨鹏穿上。

九旈冠冕刚才已经挖坑埋了,现在杨鹏戴的,乃是幞头。他的常服,则是杏黄暗绣蛟龙云纹锦服,比赵官家的常服华贵,但又绝对不花哨。

“恭请君上登位!”杨鹏一换上常服,总揽礼仪大典的汤时典,就率领百官来到杨鹏挖坑埋冠冕的地方,一起下拜。

礼官赶紧说道:“拥护君上登位!”汤时典和蔡怀水等领衔的官员立刻站起,一群人走到杨鹏身边,抓手的抓手,抬腿的抬腿,托屁股的托屁股,一起将杨鹏抬了起来。而没有机会接触杨鹏身体的臣子,也紧紧围着。

就这样,杨鹏被一群大臣抬着上了五尺土台上的王座,轻轻将杨鹏放在帝座上。然后,礼官就取下杨鹏的幞头,再次戴上另一顶九旈冠冕。再帮他脱下常服,换上另外一套衮服。

这个程序表示君主是被臣民真心拥戴上位的,不是自己给自己戴的帽子。另一边一身盛装的杨彤,见到杨鹏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重生六零:我的时空兑换系统 什么男频拜金女?姐是资本女王 宁得岁岁吵 暴雨中的最后一次对望 瀚海狂澜 搬空仇家,随母改嫁被继兄当宝宠 涛起微澜 东北甜妹大战京圈太子爷 青春之放纵姊妹合欢 隔壁童养媳上岸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