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或者哪里不舒服啊?”
景大微笑着回答道:“小弟,你就放心吧,大哥我感觉好得很呢!这点山路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景三听了,这才稍稍放心下来,然后指着前方说道:“那大哥,我们往那边走吧。这边的草实在是太高了,我都看不见脚底有什么东西,万一有蛇藏在里面,那可就麻烦了。”
景大点点头,表示同意,两人便一同朝着景三所指的方向走去。
走着走着,景大的思绪却渐渐飘远了。他想起了自己和景三之间的关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景大知道,自己对这个亲弟弟的感情并不是那么单纯。其中既有欢喜,也有嫉妒,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恨意。
景大作为两个家族联姻的产物,从他母亲怀上他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了太多的期望和压力。
两个家族以及他的父母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为巩固两个家族的利益作出贡献。
而景大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当他呱呱坠地,众人看到他是个男孩时,父母和两个家族的长辈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尚在襁褓中的景大经常生病,这又让两家的长辈和父母都忧心忡忡。
毕竟,景大作为嫡长子,肩负着两个家族兴旺的重任,景大的父母及两家长辈自然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又怎能承担起如此重大的责任呢?
病弱的身体这无疑意味着景大并非一个合格的继承人,难以挑起这副重担。
不过,由于景大当时还只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大家虽然对他的身体状况有些不满,但也并未想过要放弃他。
毕竟,在那个时候,在所有人的认知里,婴儿都是脆弱的,容易生病的,所以只需要多找些下人用心仔细照顾。
然而,当景大长到三岁时,第一次发病,经过大夫的诊断,景大竟然患有轻微的心疾,而且恐怕难以活过弱冠之年。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两家的长辈和父母对他彻底失望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景大才真正地领略到了世态炎凉的滋味。曾经对他宠爱有加的两家长辈——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以及父母,他们对景大的态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初,这种变化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大逐渐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冷漠和疏离。
原本对他关怀备至的下人,也开始对他怠慢起来。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用心准备可口的饭菜,端上来的茶水也常常是凉的。更过分的是,这些下人还会在背地里小声议论,说他是个短命鬼。
年仅三岁的景大,根本无法理解这一切。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生了一场病,疼爱他的长辈和父母就会突然对他改变态度。
他觉得自己好委屈,好无助,却又不知道该向谁诉说。
那些日子对景大来说异常难熬,他每天都生活在孤独和痛苦之中。
然而,幸运的是,这种艰难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情况就开始慢慢好转了。
首先,是他那关心疼爱他的母亲回来了。
母亲一回来,就立刻察觉到了景大所受到的委屈,她毫不犹豫地处置了那些怠慢景大的下人。
可是,景大发现母亲总是会时不时地偷偷抹眼泪,他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只能默默地陪伴在母亲身边。
接着,父亲也开始隔三差五地来看望景大。虽然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对景大的态度依然冷淡,但有了母亲和父亲的关爱,景大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些温暖。
等景大再长大一些,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他才逐渐明白,原来在他三岁那年,被大夫诊断出患有心疾,而且被断言难以活过弱冠之年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对他态度突然转变的原因。
由于他身患心疾,寿命有限,家族认为他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于是果断地放弃了他。而他的父母当时仅有他这一个孩子,当他被两个家族同时抛弃时,他父母在家族中的地位也随之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稳固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利益,他的父母深知必须尽快再生一个健康、合格的继承人。然而,孩子并非想生就能生出来的。
景大的母亲在十四岁时便嫁给了景大的父亲,十六岁时生下了景大。然而,由于生育景大时年纪尚小,她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