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並不重要,关键是故事本身具备“流传性”!
收集到內容后,吕睿安排人员,採取了“异地扩散”的方式进行发布。
比如在市中心街区收集到的故事,放到海滨街区进行传播,反之亦然同时,他还让人註册了多个“普通用户”帐號,在城市社区论坛、恐怖爱好者论坛以及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许多模糊信息:
“上周在圣费尔南多谷的朋友家借住,半夜听到阁楼有声音,他说家里最近总不对劲,用dv拍了几晚,说拍到过『影子动”,我没敢看,你们信这个吗”
“听说有对情侣搬家后总闹鬼,男的天天用摄像机对著臥室,好像真拍到了什么,有人见过那录像吗”
“朋友给我看了一段十分可拍的录像!沃德发!没想到世界上真的有鬼存在发帖帐號都是发过日常动態的普通帐號,所以发布內容自带代入感。
但內容信息又不明確,不说具体地址、姓名,只留下了很强烈的悬念鉤子。
在引发网友追问后,帐號会偶尔回復,但只是说“朋友不让外传,怕惹麻烦”之类的话,强化“信息敏感且真实”的感觉。
这么一操作,没过多久,洛杉磯各大街区就流传开了“有人看到鬼影”的消息。
尤其在各大恐怖片论坛上,更是传得煞有其事!
当然,这背后少不了持续的资金投入。
就像买热搜和压热搜都需要钱一样,想让某个消息流通起来,也是需要成本的。
不过这些都在吕睿可承受范围內。
时间来到9月中旬,第一阶段宣传预热结束。
杰森布乐姆来到瑞兴影业,从吕睿手中拿到了一段视频。
那是一段粗糙到像私人录像的视频,画面是夜间臥室的场景,镜头晃动、画质模糊,还带著监控设备特有的电流杂音。
视频前半段还很正常,可几秒钟后,床尾突然有个半透明、边缘虚化、看不清轮廓的黑影一闪而过,隨即画面黑屏,伴有一声极轻的拖拽声。
“杰森,我明天回国,这段视频你保存好,通过匿名邮件发给几家小体量恐怖文化博客或网站,懂吗”
“好的。”
看过宣传方案的杰森布乐姆自然明白吕睿的用意。
视频旨在引发“这到底是真实录像还是恶作剧”的討论,进一步加深“鬼影”概念。
只是,在看完视频后,他还是忍不住问道:“lv,这真的是电影剪辑画面不是真实纪录”
吕睿忍不住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要这个效果,让更多人去猜,这到底是真是监控画面,还是恶作剧。”
看著杰森布乐姆此刻的状態,吕睿反而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愈发期待起来。
1999年,《女巫布莱尔》以6万美元成本,靠“病毒式营销”拿下2.48亿美元全球票房成绩。
他並不奢求赚这么多。
他只是在想,《女巫布莱尔》拍的又烂又假,都能大赚。
如今他把《灵动:鬼影实录》成本提到了200万美元,还“贴心”的加入了特效,用於增加真实感,拿个1亿美元票房应该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