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认识。”
林予安看了一眼那座连接着天堂岛的长桥,又看了看远处喧嚣的游客码头,笑了笑。
“我打算先随便逛逛,好好感受一下拿骚这座城市。”
“好吧,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记住,别去游客区,那里除了昂贵的朗姆酒和假货,什么都没有。”
麦克提醒道:“去海湾街以南的那些巷子里走走,那里才有真正的巴哈马。”
“收到。”
两人约定了傍晚在船上汇合的时间,便各自下了船。
林予安没有去任何著名的景点,沿着游艇港的木制栈道,回绝了几个向他兜售“玻璃底船观光”或“与美人鱼游泳”套餐的导游。
径直穿过了那片被大型邮轮游客挤得水泄不通的王子乔治码头。
那里,空气中飘散着廉价防晒霜和含糖鸡尾酒的甜腻气味,穿着各色印花T恤的游客们像一群迷失的沙丁鱼。
在免税店和纪念品商店之间拥挤地穿梭,这不是他想看的拿骚。
他按照麦克的指点,拐进了海湾街(BayStreet)以南,一条与主干道平行的狭窄巷。
瞬间,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然后又切换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声道。
邮轮码头的喧嚣被厚实的石墙隔绝在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了生活气息,慵懒而鲜活的韵律。
五彩斑斓的加勒比风格殖民建筑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粉蜡色的墙、薄荷绿的百叶窗、天蓝色的阳台栏杆。
这些高饱和度的色彩非但不显得杂乱,反而构成了一幅热情洋溢的画卷。
头顶上,不同阳台之间随意拉扯的晾衣绳上,挂着同样色彩鲜艳的衣物,像一面面宣告着生活万岁的旗帜。
空气中的味道也变了,街角铁皮桶里烤海螺被炭火激出的焦香,混合着辣椒和青柠汁的辛辣。
不知从哪家后厨飘出的,用百里香和多香果炖煮山羊肉的浓郁芬芳。
这里的背景音乐,不再是商店里循环播放的“猫王”老歌,而是更纯粹的巴哈马之声。
从一扇敞开的窗户里,传来了一阵热情奔放的Junkanoo音乐的鼓点。
那是由羊皮鼓、牛铃和铜管乐器共同奏出的、令人忍不住想跟着摇摆的狂野节拍。
而在另一边的树荫下,几个穿着白色亚麻衫的老人,正抱着锈迹斑斑的吉他,弹唱着一首关于大海和爱情的古老Calypso民谣,歌声沙哑而充满故事感。
当地人三三两两地坐在自家门口的阴凉处,下着多米诺骨牌,或者只是静静地看着街景。
他们看到林予安这个明显不属于这里的东方面孔,没有过多的警惕或兜售的热情,只是投来一种好奇的目光。
林予安就像一个观察者,安静地穿行在这幅鲜活的画卷中,用他那敏锐感官,尽情地吸收着这座海岛城市最真实的灵魂。
他来到是一家藏在巷深处,门口挂着一个手绘木制招牌的雪茄店“GraycliffCigary”。
它的店面不大,看起来饱经岁月,与海湾街上那些光鲜亮丽的免税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门上的铜铃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声响。
一股由顶级烟草、雪松木和陈年朗姆酒混合而成的、醇厚香气扑面而来。
仿佛瞬间将人从喧嚣的加勒比海拉入了一个宁静而复古的古巴庄园。
店内光线柔和,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像是一位老学究的店主,正坐在一张巨大的桃花心木柜台后,安静地读着报纸。
而店铺的中央,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工作台,几位技艺精湛的卷烟师正坐在那里,手指翻飞,熟练地将一片片经过精心醇化的烟叶,卷制成艺术品般的雪茄。
林予安的目光扫过柜台里那些包装精美的量产雪茄,没有停留,而是直接走到了那个开放式的工作台前,安静地欣赏着。
他的专注,引起了其中一位最年长的卷烟师的注意。那是一位皮肤黝黑、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异常锐利的老人。
停下手中的活,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问道:“朋友,第一次看手卷雪茄?”
“是的,先生。”林予安礼貌地回答,“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技艺,能将这些普通的叶子,变成如此美妙的艺术品。”
这句充满敬意的开场白,显然取悦了老人。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草染黄但依旧整齐的牙齿。
“艺术品?哈哈!”他拿起一片深棕色,泛着油光的烟叶,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