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欢迎来到墨西哥湾流,海洋的伟大河流。”
“它可以载着你日行百里,也可以在你逆风时,用一道道破碎的巨浪把你打回原地。林,从现在开始,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湾流强大的力量,如同一条看不见的巨型传送带,开始将他们45英尺的帆船,不由自主地向北推送。
船上的GPS显示,他们的实际航行轨迹,与航向之间出现了超过15度的夹角!
“船首向左偏航15度,流速3节,而且还在增强!”瑞雯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不断地报出关键数据。
“收到。”林予安沉稳地应了一声,开始缓缓转动舵轮。
他必须让船头时刻保持着一个与目标方向相反的巨大夹角,才能抵消湾流带来的强大侧向力。
这就像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中横渡,需要极高的技巧和专注度。
他沉稳地掌着舵,双眼紧盯着远方的罗盘和眼前的浪涌,身体随着船体的起伏而微微晃动,仿佛已经与这艘船融为了一体。
“稳住,”麦克在一旁低声提醒,“别跟它硬抗,感受它的力量,然后利用它。”
瑞雯则在旁边,时刻关注着多功能显示屏上的数据流,不断地向林予安报告着精确的航速、风速和偏航角。
“船速7.2节,风速18节,我们正在接近你计划中的那个逆向涡流区!”
“收到。”林予安的目光扫过海图,确认了位置。
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转动舵轮,驾驶着北极星号,一头扎进了那片看似与周围无异,实则水流方向完全相反的区域。
船体猛地一震,仿佛从一条拥挤的逆行高速公路,瞬间拐进了一条顺畅无阻的快车道!
GPS上的对地航速(SOG),在短短十几秒内,从7节狂飙到了9.5节!
“漂亮!”麦克船长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声,他紧紧盯着海况的变化,眼神锐利,“你真的找到了它!我们进到逆向涡流里了!”
瑞雯也同样紧盯着屏幕,她迅速调出了航行数据的详细页面,脸上带着兴奋和探究。
“不可思议,”她抬头看向林予安,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昨晚的卫星云图上,这里只有一个微弱的温度梯度变化,你是怎么判断出这里一定会形成稳定涡流的?”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显示出她也同样研究过气象数据,但未能得出如此精准的结论。
林予安一边稳稳地掌着舵,一边从容地回答:
“你的对,单看海面温度不足以判断。所以我交叉对比了海面高度计的数据。”
“墨西哥湾流的主流,因为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中心海面会比两侧略高。”
“昨晚的数据显示,这个区域出现了一个微的凹陷,这是典型的涡流生成标志。”
他调出iPad上的三维水文模型图,上面有一个清晰的、正在缓慢旋转的冷水团。
“这个涡流的流速大约是1.2节,方向175度,几乎是纯南向。而湾流主流平均流速是3节,北向。”
“我们刚才的对水航速是7节,但因为对抗主流,对地航速(SOG)只有4节。”
麦克立刻接上了他的话,眼神里全是专业船长的精明计算:
“而现在,我们7节的对水航速,得到了1.2节的顺流推动,对地航速直接飙升到了8节以上!航行效率翻了一倍还多!”
“完全正确。”林予安点了点头,微笑着看向瑞雯。
“大副,请计算一下,按照目前的航速,穿越这个直径约十海里的涡流区,我们需要多长时间?”
瑞雯几乎不假思索地在航海电脑上敲了几个键,立刻报出了答案。
“大约1时15分钟。而如果我们继续在主流中航行,以4节的对地速度计算,则需要2时30分钟。”
她抬起头,看着林予安,由衷地道:“我们节省了超过一个时的航行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们避开了湾流主流在逆风时可能产生的陡峭三角浪,航行舒适度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了。”
瑞雯一边汇报,一边静静地看着这个男人专注的侧脸。
她还是吃惊于林予安的强大,不在于他学得有多快,而在于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能从普通人看来的混乱和无序中,精准地找出其背后的规律和最优解。
这是一种天赋,一种令人着迷,甚至……有些向往的天赋。
终于,在与那条海洋巨川持续搏斗了近三个时后,北极星号凭借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