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的建议》。
就在省直部门调研紧张进行的同时,余小峰带领的地市调研组也遇到了难题。
在阳城市政府会议室里,市长马飞武直言不讳:
“余部长,阳城现在有38个政府部门,按照省里要求要精简到20个左右,这个幅度太大了。别的不说,光是农林水利这一块,我们现在有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农机局五个正处级单位,合并成一个农业农村局,干部怎么安排?工作怎么衔接?”
余小峰认真记录着:“马市长,省里理解地市的难处。但你想过没有,五个局各自为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协调五个单位,农民办事要跑五个地方,这种局面还能继续下去吗?”
“道理谁都懂,”马飞武叹了口气,“可具体到人事安排上,五个局长只能留一个,其他四个怎么安排?都是老同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类似的场景在其他地市不断上演。每到一地,调研组成员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问和担忧。
半个月后,三个调研小组齐聚省委组织部会议室,召开调研情况汇总会。
顾上河率先汇报省直部门情况:“问题比预想的还要严重。46个省直部门中,职能交叉率高达68%;部门内设机构平均18个,最多的发改委有22个;编外用工普遍存在,平均每个部门有编外人员占总人数的30%。”
陶岭邱接着汇报地市情况:“各地市部门设置普遍在35-40个之间,与省直部门存在对口设置现象,‘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的问题突出。干部安置是最大难题,初步估算,全省将有近千名处级以上干部受到影响。”
余小峰补充道:“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部分部门和地市已经开始采取‘防御性措施’,比如突击提拔干部、增加内设机构等,试图在改革中保住更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