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名校学位优先分配、配偶对口安排工作或提供技能培训,彻底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第三,变‘抢’为‘养’,深化产教融合。与省内外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订单式’培养合作,设立‘阳城专项奖学金’,学生一入学就签订意向协议,寒暑假来阳城企业实习,一毕业就能无缝对接高薪岗位。我们要投资的是人才的未来,而不仅仅是现在。”
他最后总结道:“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是:来阳城,你不仅能拿到有竞争力的薪酬,更能获得一份事业上升的通道、一个家庭安稳的保障、一种受人尊重的社会认同感。这才是我们在这场人才大战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宋江的指示,为阳城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不是被动跟风,而是主动开创一条更具前瞻性和吸引力的路径。
坐在在办公室中,宋江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日益繁华的城市,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冷静。
五一旅游的小高峰、药材基地的落地、人才政策的升级,这三条线的初步告捷,证明了他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但他看得更远。旅游的热度需要转化为持续消费的动力,这需要更精细化的文旅产品设计和城市管理升级。
药材种植只是第一步,如何发展深加工,打造“阳城药材”品牌,提升附加值,是下一个课题。人才政策更需要久久为功,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