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 第20章 御笔惊雷

第20章 御笔惊雷(1 / 2)

秋雨裹着腥风扑在丹墀之上,南陵国紫宸殿内却燃着炽烈的铜炉。

萧承煦将朱砂御笔重重掷在龙案,飞溅的红墨在《均田令》草案上洇出狰狞的血痕。

“陛下!

祖制不可废!”

年迈的吏部尚书王崇礼颤巍巍跪伏在地,玉带扣在青砖上磕出闷响,“永业田乃开国勋贵根基,一旦收归国有重新丈量,天下必将大乱!”

“乱?”

萧承煦冷笑,玄色龙袍扫过满地奏折,“朕看是某些人府上的田庄比州府城墙还高,地窖里的私盐比官仓还满!

户部刚奏报,青州大旱,百姓易子而食,你们这些食君之禄的,可曾听得见饿殍的哭声?”

殿外惊雷炸响,照亮右丞相赵明远阴沉的脸。

这位三朝元老捻着雪白长须,不紧不慢道:“陛下圣明,然新政需徐徐图之。

骤然推行青苗法、市易法,恐商贾裹足、物价腾贵……”

“够了!”

萧承煦猛然起身,腰间玉玦相撞出清越之音,“明日起,废除荫补制,凡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入仕,须过翰林院考校!”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老臣们如被踩中尾巴的猫,此起彼伏的反对声浪几乎掀翻金顶。

萧承煦却不再多言,抬手召来近侍:“宣唐家航。”

当那个身着月白襕衫的青年步入殿中时,殿内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唐家航不过弱冠之年,眉如墨画,目若朗星,偏偏举手投足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冷峻。

“这是朕新设的监察院佥都御史,”

萧承煦居高临下扫视群臣,“自今日起,唐家航代朕巡狩天下。

凡抗旨不遵、贪赃枉法者,先斩后奏!”

赵明远瞳孔骤缩。

他记得这个名字——半年前外放官员科举殿试,此子竟在策论中直指朝廷积弊,字字如刀。

当时自己力主罢黜,却被皇帝钦点为探花。

三日后,唐家航率领百余名新科进士离京。

他们身着绯色獬豸补服,腰悬御赐银印,所过之处,州县官吏无不心惊胆战。

站扬州,盐商勾结,知府私抬盐价,唐家航当场杖毙盐枭,革除三名官员,将抄没的十万两官银赈济灾民。

消息传回京城,老臣们再次群情激奋。

赵明远联合御史台弹劾监察院滥用职权,折子堆满龙案。

萧承煦却只是将折子付之一炬,望着漫天纸灰轻笑:“告诉他们,朕要的不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而是海晏河清的朗朗乾坤。”

与此同时,唐家航的密折不断传入宫中。

某节度使虚报军功、某布政使克扣赈灾粮……每一份密折后,都跟着雷霆般的惩处。

渐渐的,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的试探与讨好。

一个月后,当唐家航率人押解着二十余名三品以上官员回京时,长安城万人空巷。

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权贵,此刻披头散、镣铐加身,狼狈不堪。

紫宸殿内,萧承煦将免死金牌掷在赵明远面前。

这位老丞相因纵容子侄包揽工程、贪污巨款,此刻已面无人色。

“朕曾许你荫及子孙,”

萧承煦把玩着御笔,“可惜你太贪心。”

唐家航站在阶下,看着老丞相被拖出殿外。

秋雨又至,打湿了他肩头的獬豸补纹。

他忽然想起离京那日,皇帝对他说的话:“监察院是朕的眼睛,亦是手中的刀。

若有一日,这把刀指向朕……”

那时他跪地叩:“臣只问是非,无问西东。”

雨声渐急,殿外的铜鹤在风雨中昂嘶鸣。

新皇提笔,在空白的奏章上写下新令。

墨迹未干,已见天边云开雾散,露出半轮清朗的月色。

……

唐家航继续下一战场。

秋雨初歇,江州城的青石板还泛着水光。

唐家航立在州衙门前,绯色官袍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身后,二十名监察御史按剑而立,腰间御赐银印在晨光下泛着冷芒。

“大人,州牧府已戒严!”

亲随唐砚策马而来,鬓角还沾着晨露,“知府王弘业称要为御史台接风,摆了三进宴席“

“撤了。

“唐家航淡淡开口,目光扫过紧闭的朱漆大门,“去库房。”

当他们踹开库房大门时,腐臭的霉味扑面而来。

本该装满新谷的粮仓里,赫然堆满了掺着碎石的陈米。

州仓令惨白着脸瘫倒在地,怀里还死死抱着半块霉的糙米。

“王弘业呢?“唐家航用剑柄挑起仓令的下巴。

“在后后院!

等众人赶到时,只见州牧王弘业正将一箱箱金条往密道里塞。

见到绯袍御史,他手中的玉镯“当啷”

坠地,碎成几片:“唐大人,这是误会”

最新小说: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我在大唐当道姑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炎灵珠 诡秘神国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