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傩坛正神(1 / 2)

沈月可以说是在八家堰这个地方土生土长的,她不仅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还在沈醉亭的悉心教导下勤奋读书。

由于长期受到沈醉亭的熏陶和影响,沈月对于地方的历史、政治以及文化都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对于傩戏这种被列为“四旧”

的传统艺术形式,沈月也有所了解。

当她听到有人提到傩戏中的开山时,便兴致勃勃地说道:“哲哥,开山可是傩坛中的正神哦!

据我所知,每次冲傩结束后,大法老师都会将傩神供奉起来。

不过,我听别人说过,他们主要供奉的是傩公傩婆,而像开山、秦童这些角色,只是把脸壳子摆在坛上而已。”

沈月接着描述起开山的形象来:“开山的样子可威风啦!

他红漆獠牙,额间用朱砂画着太极图,身穿玄色战袍,战袍上缀着青铜铃铛。

当鼓声突然响起时,他手持开山大刀,踏着罡步,步伐稳健有力。

随着他的每一步,铃铛都会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古老的韵律。

在烟雾弥漫中,他的刀刃劈开虚空,每一道劈砍都带起一阵疾风,甚至能将案上的供品震得簌簌作响呢!”

“在那脸壳子的后面,一双眼睛怒目圆睁,赤色的瞳仁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令人心悸的威慑精光。

锣鼓声响起,他便如虎啸般的低吼,震耳欲聋,仿佛整个戏台都在颤抖。

紧接着,那开山大刀如同泰山压卵一般,重重地砸向地面,只听得“砰”

的一声巨响,仿佛地面都要被他砸出一个大洞来。”

“他迅地旋身,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面飘扬的旗帜。

随着他的动作,内衬的五彩瑶纹若隐若现,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他的脚步如同禹步一般,轻盈而稳健,踏遍了戏台的四角。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鼓点上,与那激昂的鼓乐声相互呼应。”

“他手中的刀尖轻轻一挑,一张黄符纸便凌空飞起,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然而,这只“蝴蝶”

却在瞬间被点燃,化作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焰在空中翻滚,如同一群翩跹的火蝶,美不胜收。”

“当最后一声鼓点落下,整个戏台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开山哥哥将刀柄拄地,他那面具上的獠牙似乎微微翕动,仿佛真有上古山神借体显灵,将那邪祟尽数吞入腹中。”

申二狗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对傩戏还是有所了解的。

在八家堰这样的农村里,傩戏可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放电影。

每当有哪家举行冲傩还愿的仪式时,周围村庄的人们都会蜂拥而至,现场可谓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当时姚家湾的那一场傩戏可以说整个八家堰能走的大人小孩子都去了来,对其中的一些角色和情节还有些印象。

申二狗也曾去姚家湾看过傩戏,不过,由于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所以对于傩戏的理解和欣赏水平相对有限。

尽管他见过开山的形象,但却无法像沈月那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

当沈月对开山的形象进行夸赞时,申二狗不禁感叹道:“小月姐,你真厉害啊!

我就只知道开山哥哥在那里跳来跳去的,但从你的嘴里说出来,我就好像能看到那个形象在我眼前活了过来一样。”

易芳听到申二狗的话,笑着打趣道:“你小月姐马上就要去上大学啦,以后可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哦!”

这句话让沈月有些不好意思,她连忙低下头,脸颊微微泛红。

唐哲见大家都如释重负,心情轻松了不少,便提议道:“要不我们边走边聊吧?既然这里出现了偷盐老鼠,又现了开山的神像,我觉得我们距离出口应该已经不远了。”

他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毕竟长时间待在这个地方确实不是个好主意,头顶上还有那么多蝙蝠盘旋,地上则铺满了它们的粪便,那股恶臭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于是,四个人开始缓缓前行,唐哲则趁机与沈月聊起了傩戏。

他说:“小月,你知道吗?傩戏在我们国家可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哦!

早在汉朝时期,就连皇家如果遇到难以治愈的疾病,都会举行冲傩还愿的仪式呢!”

沈月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她点了点头,回答道:“我知道呀,我读过《三国演义》,里面好像就有记载汉灵帝病重时,宦官们找了大法老师给他冲了一次傩呢。”

唐哲微笑着说道:“不错,里面的确记载了这一段故事,傩戏在我们国家的几千年展过程中,又确实衍生出了许多支系。

就拿我们本省来说,开山的形象在不同地方也有所差异。

有些地方的开山形象手持斧子,而有些地方则是手持大刀。

不过,无论哪种形象,头上的一对角都是他的显着标志。”

易芳好

最新小说: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错嫁绝嗣大佬,娇女她一夜多胎了 ICU抢救时,他的喜帖发到我病床 斗朱阁 漂流25年后,我成了摆渡人 官梯:我登权力之巅,掌生杀大权 绝世兵王 暗欲深咬 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 每天回家都看到爱豆在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