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立正专注地摆弄着桌上的贡品,每一件贡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就在这时,唐婉领着五个人走上了院坝,脚步声打破了片刻的宁静。
这五个人唐哲都认识,他们是大队里的知青。
由于政策的变化,原来大队里十几个知青,如今只剩下他们五个还没有回城。
为的是知青队的队长严天明,他身材高大魁梧,站在那里就像一棵挺拔的白杨,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排在第二的是苏朝恩,他面容温和,眼神中透着一股内敛的气质。
第三个是胡静,她留着利落的短,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第四个是张月娥,她身形娇小,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十分可爱。
而另外一个带着眼镜的男子,瘦瘦高高的,唐哲对他印象尤为深刻,他就是来自省城的杨胜学。
回想起三年前杨胜学刚来大队的时候,唐哲也还是个半大小子,孩子童真的天性还未完全褪去。
那时杨胜学在地里干活,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便匆匆跑到田边的一个角落里解决。
可上完厕所后,他才惊觉自己没带纸。
在八家堰,当地的村民上厕所几乎不用纸,在猪圈一旁的粪坑上,搭着几块木板,周围用高粱杆或是玉米杆简单围挡,厕所的门就挂着草帘子。
只要听到有脚步声,不管是不是去上厕所的,里面的人一定要咳一声,提醒一下有人。
在厕所的角落,放上一把稻草,或是插上几块竹片,等解决完后,就用稻草或竹片清理。
走起路来,就像屁股缝里还夹着一坨大便,那种酸爽,没有试过的人是不知道的。
但杨胜学的遭遇更为凄惨。
他来自省城,早已习惯上厕所用纸,可在物资匮乏的八家堰,纸无疑是一种奢侈品。
他对农村里的很多植物都不熟悉,当时唐哲正好和他一起干活,便好心地给他摘了几张旁边一丛活麻叶,那巴掌大的叶子,看起来大小正合适。
杨胜学接过叶子,没一会儿,便出了杀猪般的惨叫。
原来,活麻叶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刺毛,接触皮肤后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刺痛感。
当天晚上,杨胜学用活麻叶擦屁股的事情就在大队里传开了,从此他便得了个“杨活麻”
的外号。
那几天,他走路的姿势都十分怪异,像刚割了痔疮一样难受。
如今,唐哲看到杨胜学,心里还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微泛起红晕,眼神中带着一丝尴尬。
严天明看到唐哲,脸上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高声打起了招呼:“主人家,过闹热年咯!”
唐哲忙笑着回应:“严知青,闹热年在你家。”
另外几个人也依次上前打招呼,轮到杨胜学的时候,他走上前,在唐哲肩膀上轻轻捶了一拳,说:“你小子,现在出名了。”
他说的出名,自然是指唐哲一天打了两头野猪的事。
唐哲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运气好,运气好。”
唐自立烧完纸钱,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几个知青,连忙热情地把他们请进去:“哎呀,严同志,胡同志,快请屋里坐。”
他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中透着真诚。
严天明客气地说道:“你们家太客气了,多有打扰。”
唐自立摆了摆手,笑着说:“不存在的事情,你们远离家乡,来帮助我们搞展,大过年的,也没有啥拿得出手的东西,今天正好烧年纸,请你们过来吃餐便饭,快快,过来退酒。”
烧年纸,是在腊月二十四到除夕前的一种祭祀行为,主要是告诉祖宗和各路神仙,马上要过年了。
而退酒,则是把祭祀的酒,分给大家饮用,寓意着分享福气。
胡静和张月娥不会喝酒,只有严天明、苏朝恩和杨胜学三个男的,一人一个碗,端起碗,将里面的酒一饮而尽,然后齐声说了句客气话:“喝得快得快,主人家人财两。”
唐自立也笑着回应了几句客气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后,大家一起动手,把桌子架到火盆上。
火盆里的炭火熊熊燃烧,散出温陈秋芸把锅里的菜都端了出来,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她还是做了满满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
凉菜是凉拌折耳根,那清爽的口感让人食欲大增,还有唐哲从田鼠洞里挖回来的花生米,颗颗饱满香脆。
热菜有香气扑鼻的野猪排骨,每一块排骨都炖得软烂入味;回锅野猪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腊野猪肉,经过腌制和熏烤,散着独特的香味;香菇竹鸡汤,汤汁浓郁,鸡肉鲜嫩;还有珍贵的娃娃鱼,肉质鲜嫩爽滑;炸小鱼干,外酥里嫩;炒螃蟹,香气四溢。
和大队各家各户的生活条件比起来,知青的条件更加艰苦,有些生产队里,知青只能借住在农户家里面,生活上多有不便。
而八家堰因为前几年修建水库,动用了整个邛水县的劳动力,在队唐家山这边修有一个指挥部。
后来水库修好了,指挥部就成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