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清妖 > 第九十八章 我是和中堂的人

第九十八章 我是和中堂的人(1 / 3)

    话糙理不糙!

    赵安说的是发自肺腑的话,也是真心希望得到两位老领导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经济上的资助。

    毕竟,光靠他一个人得捞到什么时候才能爬上去。

    这年头可不是大清开国那会,官价直线翻了好几十倍噢。

    就搁三十年前买个正八品的县丞吏部明码标价是980两,算上侯补打点费用最多1500两就能拿下赴任,可如今呢?

    就这小小县丞起步价就得7000两!

    足足涨了四倍。

    甘泉县税课司的大使丁大隆不就花了5000两买的正九品位子么,当然,税课司大使是肥差,比其它同品级的位子的确要贵。

    普遍行情价的话,九品官一般只有三千两左右,个别特别穷的地区几百两也能搞定。

    总体而言,官价不仅要参考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含权、含钱量因素,同时也受大时代影响。

    这个大时代因素就是乾隆朝白银大量涌入导致的高通胀。

    一句话,啥都贵。

    另外,吏部拿出来卖的官以及地方官帮着操作的官一般不会高于四品,四品往上看的就不是钱,而是人脉。

    当然,也要有些真本事的。

    也就是说如果丁县尊和宋教谕拼命捞够了往上爬的钱,他们的天花板就是四品以下。

    且不是一步到位买到四品,得逐级晋升。

    不可能你个七品官一下就给提拔到四品的,中间每个品级都要花钱,吏部要打点,帮忙的上司要打点,就算你买到四品官了,前前后后把账一算很有可能不划算。

    为啥要这么复杂?

    吏部敛财的鬼把戏呗。

    盖几次印可比只盖一次印划算。

    而且真当上四品官未必就能把前期投资全收回,还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的。

    最冤枉的就是钱花了,官在呢,人却没了。

    总而言之买官是个技术活,里面的水太深,不是脑袋一拍想买就买的。

    花钱买官的也都是没背景的,吏部跟上司想怎么盘你就怎么盘,真正有背景的根本不需要花这个冤枉钱。

    上三旗出身的满洲旗员就不受吏部拿捏。

    当然,汉官也有特例。

    比如老太爷钦点的,如赵安这个官升五级的存在。

    不在老太爷视线范围的幸运儿,那就只能不断往外掏钱了。

    所以,赵安希望两位老领导明白以他们的自身条件是很难爬到高位的,丁县尊估计五品到头,宋教谕是学官更差,能当上七品知县就算祖坟冒青烟了。

    既然二位进步空间有限,干嘛不把钱给赵安让他快速往上爬呢。

    这叫集中钱财办大事!

    赵安真当上大官,他们还担心个屁。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就是丁县尊不太服气:“本县堂堂进士升不上去,你一捐监的就能了?”

    “能!”

    赵安不加思索,一脸自豪状:“我可是上了邸报的,谁不让我往上爬,谁

最新小说: 晋末长剑 我在大明开超市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王猛传奇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白月光破棺而出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