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织明 > 第三百四十五章:张诚恐有‘安禄山之心’

第三百四十五章:张诚恐有‘安禄山之心’(3 / 4)

惟在政事、军事上为之掣肘,更不时针对本兵诸项决策,冷嘲热讽加意抨击。”

    王承恩虽然已经得了皇上暗示,让他说下去,但却依旧小心翼翼,他每说完一句话都要略微停顿,以观察崇祯皇帝的脸色变化。

    可见,能在君前久伴,且圣宠不衰是有原因的,不但要揣摩圣心,更是要时刻注意皇上的脸色,以及说话的语气。

    此刻他见皇上并无不喜之色,才敢继续说道:“皇爷,这些都属国事,尤在用人之上,老奴本不该多言,可他们如是谗言诬陷忠良,蛊惑皇爷,老奴就不敢不言了。”

    崇祯皇帝本是目光温和地看向王承恩,闻听此言,他眼中猛地射出一道精光,沉声道:“他们是谁?何来诬陷?又何来蛊惑之言?”

    别看崇祯皇帝这番问话显得咄咄逼人,但王承恩却是丝毫不慌,因为他知道主动权如今已经被他夺了回来,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皇爷难道忘了杨阁部在时,朝臣便多有攻讦之言,究其根由,无非不满杨阁部独得圣宠,心生妒恨,才如此为之。

    而今,本兵陈新甲亦是如此,其以举人之身,而登堂入阁,又在皇上跟前得宠,诸位阁臣当作何想?

    他们寻不到陈新甲的由头,便将满腹怨愤之言,都倾泻在永宁伯身上,诬永宁伯为唐之安禄山,那谁又是李林甫、杨国忠之流,谁又是唐玄宗呢?”

    王承恩大着胆子将心中话语,一口气的都捣鼓了出来,他虽然无意搅入朝臣的派系之争,但此番前往辽东监战后,他在崇祯皇帝跟前也没少夸张诚的忠勇敢战。

    尤其是刚才更对张诚的“忠、勇、能”三方面,都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可恰在这时崇祯皇帝说出了那句经典之言,叫他如何能不为张诚有所争辩?

    如果,王承恩不为张诚争辩,那他在辽东监战便有失职之嫌,且刚才对于张诚的一番夸赞,也让他无法解释。

    最为关键的还是王承恩本心,对于朝廷上的几位阁臣就深有些想法,所以才会有此番举动和言语。

    不过,他的话也确实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崇祯皇帝的痛点,尤其是那句“谁又是唐玄宗?”

    唐玄宗就是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他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孙子,其生父是李旦,他既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始作俑者!

    唐玄宗在统治唐朝的前期称得上是励精图治,他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大有作为,一举开创了被誉为大唐极盛之世的“开元盛世”。

    这些其实也很符合崇祯皇帝的意愿,若是唐玄宗的生命在这时结束,说不定他也会成为崇祯皇帝人生目标的一个参照模板。

    但唐玄宗在统治后期宠爱贵妃杨玉环,耽于享乐,生活上变得极度奢靡,而在政治上也开始变得腐败起来,他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

    更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将领,试图利用他们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

    最终为唐王朝迎来了长达八年战乱,耗尽了开元盛世积攒下来国运与民气,使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为最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而唐玄宗本人也在逃难之际,被他的儿子唐肃宗逼宫,成为唐王朝的“太上皇”,虽然安禄山被剿除后,他由成都返回长安,却仍是被软禁于太极宫甘露殿内,终日忧郁寡欢,直至因病驾崩。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开局暴揍武松,你是哪个西门啊? 今晚,干了高俅 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我是妖魔的心上人 白月光破棺而出 福晋崛起 为师 狂战之阿尔塔特 史上最强家丁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