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陈羽墨几乎将自己完全埋在了江南科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
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参数和结构草图,旁边的全息投影上,不断变幻着飞船的构型、推进器的能量流模拟以及聚变堆的阵列分布。
他时而凝神沉思,时而运笔如飞,对那份最初过于宏大的“逐日计划”
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优化和瘦身。
他频繁地穿梭于各大研究所,与方老、洛宁希推敲热电效率提升的具体工程路径,与材料所的专家讨论承受极端等离子体冲刷的新材料,与结构力学所模拟飞船在长期加下的应力分布。
每一个难点,他都参与讨论,提供来自“烛龙”
数据库的优化方向和关键思路点拨。
终于,在第三天,一份全新的、凝结了无数心血的方案在他手中成型。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百万吨级星际城市,而是一艘依旧堪称巨舰的二十万吨级深空科考船。
核心推进系统精简为一台目标推力五百万牛顿、比冲五万秒的级霍尔推进器。
能源系统则优化为74台小型化聚变反应堆并联阵列,提供稳定而强大的55太瓦级电力。
携带一千吨氦-3作为聚变燃料,足以支撑这艘巨舰搭载3oo名科研工程人员及数十个大型综合实验室,进行长达数年的深空探测任务,其目标直指奥尔特云。
看着最终成型的方案报告,陈羽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个规模,虽然依旧惊人,但相较于最初的天文数字,已然现实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指明了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需要攻克的技术方向和资源投入点。
他将所有资料仔细整理好,存入一个特制的加密公文包内。
随后,他再次召集了各核心研究所的负责人。
会议室里,众人看到陈羽墨眼中虽然带着疲惫,但更多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清明和坚定。
“各位,”
他开门见山,拍了拍手边的公文包,
“‘逐日计划’的初步优化方案我已经完成。
接下来,我需要立刻前往燕京,向长进行汇报,申请立项论证。”
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专家,
“我离开期间,院里的日常工作,由方副院长、钱副院长、周副院长、赵副院长共同负责。
各研究所按既定计划推进研究,遇到技术难题,集体攻关。
如果遇到极其棘手、无法决断的事务,可以通过加密线路直接联系我,或者送绝密邮件,我会第一时间处理。”
“院长放心,院里一切有我们。”
方老代表几位副院长郑重表态。
陈羽墨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言,提起公文包便大步离开了会议室,直奔机场。
数小时后,专机降落在燕京。
陈羽墨没有丝毫耽搁,甚至没有先回西山大院的家属区去看望田夕薇和家人,而是让接送的车队直接驶向了长办公室。
对于陈羽墨的又一次“突然袭击”
,长似乎已经有些习惯了。
但看到他风尘仆仆却目光灼灼的样子,还是不免有些惊讶,
“羽墨?你怎么又突然跑来了?这次又是什么大事?”
陈羽墨将公文包放在办公桌上,语气严肃而急切:
“长,事关华夏未来五十年的星空布局,需要最高层面进行战略决策。
请您立刻召集华科院李院长、工程院冯院长、科技部徐部长,以及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我们需要立即开会。”
看到陈羽墨如此郑重的神态,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对身边的林正吩咐:
“按羽墨说的,立刻通知所有相关同志,紧急会议!”
很快,接到紧急通知的各位部长、院长们纷纷以最快度赶到,会议室里很快坐满了人。
大家脸上都带着疑惑,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国士又在短时间内搞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项目。
人员到齐,会议开始。
陈羽墨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打开了公文包,将两份计划书通过内部系统投射到了每位与会者面前的屏幕上。
一份是《“广寒”
月球基地氦-3资源采集场一期工程建设计划》。
另一份,则是《“逐日”
深空探测计划(第一阶段方案论证版)》。
当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看到“逐日计划”
后面那串长长的、代表着初步预估总投入的资金数额——45万亿元人民币时,整个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改委和财政部的负责人手一抖,差点打翻桌上的水杯。
几位院长也瞪大了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多数了几个零。
“四…四十五万亿?”
科技部部长徐道叶的声音都有些变调,“羽墨啊,你这…你这简直是…前几天那个三千亿的对撞机项目已经够吓人了,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