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透过翠湖苑别墅宽大的落地窗,暖融融地洒在客厅里。
田夕薇穿着毛茸茸的兔子拖鞋,蜷在沙上刷着平板,小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恬静。
陈羽墨则坐在一旁的单人沙里,膝上摊着一份江南科学院的最终报告,修长的手指偶尔在报告轻轻点过,神情专注。
客厅里弥漫着早餐后咖啡和烤面包的淡淡香气,以及康康在沙扶手上打盹时出的细微咕噜声。
一派岁末安宁的景象。
突然,田夕薇刷着微博的手指顿住了。
她那双漂亮的杏眼微微睁大,小嘴也下意识地张开,出一声小小的惊呼:
“天啊……这么多?”
“怎么了?”
陈羽墨闻声抬起头。
田夕薇把平板屏幕转向他,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菁英计划!
国家菁英计划教育考试局刚公布了第一轮考试的入围名单!
你看!”
屏幕上,是国家官方账号布的蓝底白字通告:
【国家菁英计划教育考试局公告】
2020年度“菁英计划”
第一轮基础理论及综合能力考核结果公示:
报名总人数:1,070,483人
第一轮考核通过人数:327,629人
第二轮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最终考核将于2020年3月举行。
这组数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瞬间引爆了整个网络!
热搜榜上,菁英计划第一轮淘汰率、107万报名仅32万入围、地狱级选拔等词条如同坐了火箭般飙升!
评论区和各大论坛瞬间沸腾:
“107万报名!
32万入围?!
我的妈!
第一轮就刷掉了70多万人?!”
“这是百里挑一都不到吧?太恐怖了!”
“我以为高考是独木桥,没想到菁英计划是钢丝绳啊!”
“看看人家的考试范围:基础理论深度解析、高阶逻辑推理、多维空间想象、复杂问题建模解决……光看这词我就头晕了!”
“难怪陈院士之前说教材改革是为未来打基础,这‘未来’的门槛也太高了!”
“瑟瑟抖……这还只是第一轮!
第二轮据说更变态!”
“能入围的都是真·天之骄子了吧?感觉未来华夏的科技大佬就在这32万人里了!”
田夕薇把平板递给闻声凑过来的苏晚晴、林薇等长辈。
几位妈妈看着那触目惊心的数字,也都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老天爷!”
林薇拍着胸口。
“一百多万人报名,第一轮就只剩三十来万了?这……这也太残酷了吧?”
“是啊,”
苏晚晴也一脸震惊,
“羽墨,你这考核标准……是不是定得太高了点?这淘汰率,孩子和家长得多大压力啊?”
连一向沉稳的陈建国和田志刚,看着那数据,脸上也露出了明显的讶异。
面对家人们的震惊,陈羽墨放下手中的图纸,神色却平静如常。
他端起桌上的清茶啜了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洞悉:
“爸妈,这都在意料之中。”
他看向屏幕上那组被无数人惊呼的数字,目光平静而深远:
“‘菁英计划’的定位,从来就不是常规教育体系的补充。
它要选拔的,是未来能够真正引领前沿科技突破、承担国家核心战略任务的顶尖人才苗子。
考纲的深度和广度,本身就出了现有教育体系所能覆盖的极限。
它考察的不是知识点的简单记忆,而是理论的理解深度、逻辑的严密性、空间的构建能力,以及解决前所未有复杂问题的底层思维。”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凝重:
“第一轮的基础理论深度和逻辑建模,只是门槛。
第二轮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潜力考核,才是真正的分水岭。
按照设计,第二轮至少还要再淘汰三分之二以上的人。
最终能真正进入各大研究院深造的,不会过3万人。”
“第二轮还要淘汰三分之二?!”
“三万人?!”
家人们异口同声地惊呼,比刚才更加震撼!
一百多万人报名,最终只取三万人?这已经不是百里挑一,而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了!
陈羽墨点点头:“是的。
科技突破的道路,从来都是狭窄而艰难的。
我们需要的是能在未知领域披荆斩棘的开拓者,而不是沿着既定轨道奔跑的跟随者。
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确保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可能产生突破的领域和人身上。
这是对国家未来负责。”
他平静的话语,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家人们看着陈羽墨沉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