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必须拥有足以震慑一切豺狼、守护万家灯火的绝对力量!
南天门是剑,‘灵枢’是盾,强大的国防和战略威慑力量是基石!
只有让人民确信,国家有能力在任何风暴中保护他们安居乐业,他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创造、去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
国富民强,国不强,民何以安?”
陈羽墨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寂静的办公室里,也敲在长的心上。
那份守护家国的决心与担当,清晰无比。
长久久地凝视着陈羽墨,仿佛要将他眼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力量刻入心底。
最终,他长长地、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手指在桌面上重重一顿:
“好!
你说得对!
科技为民,也要以武卫国!
这份国产化清单,我原则同意!
由你牵头,成立国家高端技术国产化攻坚领导小组,协调全国资源,制定详细路线图和时间表!
需要什么权限,直接提!
这场硬仗,我们打定了!”
“是!
长!”
陈羽墨挺直脊背,眼中燃起熊熊火焰。
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
城建总局局长赵明远、规划司司长李卫华等几位负责人鱼贯而入。
“长,陈院长。”
几人恭敬地问候。
“坐。”
长将那份《智慧城市群建设规划纲要》推到会议桌中央,“这是羽墨同志提出的‘智慧城市’构想,你们先看看。”
赵明远等人接过文件,迅翻阅起来。
越看,脸上的惊讶之色越浓。
低空飞行器通勤、机器人医生进社区、天网守护街区、教育医疗资源精准触达……每一项都充满想象力又切中民生痛点。
“长,陈院长,”
赵明远放下文件,眉头微锁,语气带着震撼和一丝凝重,
“这份蓝图……气魄宏大!
但恕我直言,这绝非小修小补,几乎相当于重建一个城市的运行逻辑!
牵扯的领域太广,投入巨大,协调难度极高……”
陈羽墨接口道,声音沉稳,
“我建议,先选一个基础较好、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试点,集中力量打造样板。
在实践中摸索经验,验证技术,优化模式。
力争三年内,完成试点城市的智慧化改造升级,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华夏模式’。”
赵明远和李卫华等人对视一眼,思考着可行性。
长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一个点上,目光深邃而果断:“试点城市,就定在庐州!”
他看向陈羽墨,眼中带着信任与期许:“庐州是科教之城,有中科大等顶尖高校,有江南科学院,产业基础扎实,市民对新事物接受度高。
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那里是羽墨同志的家乡,有他坐镇统筹,我放心!
你们城建、规划部门,立刻抽调精兵强将,会同科技部、江南科学院,组成联合工作组,赴庐州实地调研,尽快拿出庐州智慧试点城市的详细实施方案!”
“是!
长!”
赵明远、李卫华等人肃然领命。
庐州,这个皖中省会,瞬间被赋予了引领未来城市变革的历史使命。
会议结束,夕阳的余晖为西山大院镀上了一层金辉。
陈羽墨走出那扇厚重的橡木门,心中激荡着智慧城市的蓝图落地庐州的振奋,更感念于长那句“家乡”
背后的深意与托付。
他没有回住处,而是让司机驶向燕京东郊。
那里,是《女子推理社》最新一期的录制现场。
忙碌的戈壁、激烈的汇报、宏大的蓝图……此刻都暂时沉淀下来。
他只想在初秋的晚风中,安静地等待那个点亮他生命所有色彩的女孩收工,然后告诉她:我们的家乡,即将点亮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