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洪亮如钟:“看到了吗?!
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箭!
我们自己的龙!
从今往后,这片天空,我们华夏说了算!”
陈羽墨站在欢呼的人群边缘,脸上同样带着释然而自豪的笑容,但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冷静的湖泊。
他清晰地听到意识深处,烛龙冰冷精确的信息流无声滑过:
【武器系统实战效能验证:成功(100匹配理论模型)。
】
【威胁解除效率:极高。
】
【文明火种加计划:阶段性里程碑达成。
】
【建议:进入下一阶段规划。
】
成功了。
不仅成功,而且是完美无缺的成功。
极限度、极限机动、实弹打靶……“云龙”
和它所承载的一切,都经受住了最严苛的考验。
压在心头近一年的巨石,终于随着那团炸开的火球,彻底粉碎。
热烈的气氛持续了很久,才在长的手势下渐渐平息。
长重新落座,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陈羽墨身上,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眼神却变得深邃而郑重。
“羽墨同志,”
长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温和,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云龙’和‘霹雳’的表现,乎想象!
你和你的团队,立下了不世之功!
国家,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贡献!”
“长过奖了,这是整个团队和所有参与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
陈羽墨微微躬身,语气谦逊而真诚。
长摆摆手:“功劳就是功劳,谁也抹杀不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务实,“今天,我们见证了奇迹。
但这只是开始。
羽墨,你是总设计师,是核心。
以你的专业判断,后续的全面测试、定型、乃至最终形成可靠战斗力,列装部队,最快需要多久?”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陈羽墨身上。
宋文聪司令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急切和渴望。
陈羽墨没有丝毫犹豫,脑海中瞬间调取了烛龙基于当前技术储备、工业基础、测试流程以及前世经验进行的无数次推演结果,给出了最精确、最务实的答案:
“报告长,各位长。”
“‘云龙’是全新的体系,涉及气动、材料、航电、动力、武器等多个颠覆性领域。
今日飞和打靶成功,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性。
但距离真正的成熟可靠,形成规模化战斗力,还需要大量、严谨、覆盖各种极端工况的飞行测试、武器集成测试、后勤保障体系验证以及小批量试生产后的部队试用反馈。”
“基于最乐观的估计,完成所有必需的测试科目并最终定型,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定型之后,转入大规模生产、配套体系建设、人员培训、战术战法开……这同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即使举全国之力,资源优先倾斜,从第一架量产机下线,到形成可观的、具备体系化作战能力的航空兵旅……”
陈羽墨顿了顿,给出了一个让宋司令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却又不得不承认现实的数字:
“最快,也需要两年。”
“两年……”
长轻声重复了一遍,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
宋文聪司令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这个时间有些急切,但他也明白,陈羽墨说的是最务实的判断。
陈振国和田国华两位老爷子则微微颔,他们经历过太多,深知欲则不达的道理。
“嗯,”
半晌,长抬起头,眼神锐利而坚定,“时间虽然不短,但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打通!
一年测试,两年形成战斗力!
这个时间表,我记下了!
相关部门必须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
务必确保‘云龙’早日翱翔在祖国最需要它的领空!”
他的目光扫过宋文聪和王镇山,“老宋,老王,你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请长放心!”
宋文聪和王镇山同时挺直腰板,斩钉截铁地回应。
“至于你,羽墨同志,”
长再次看向陈羽墨,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温和,甚至带着一丝长辈的关切,“飞和打靶成功,你的核心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后续的测试工作,有王将军、有三位院士、有整个成熟的团队在,你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事必躬亲,熬干心血了。
该休息,就好好休息一下。
我听你爷爷说,你这大半年,连家都没回过一次?”
陈振国老爷子适时地哼了一声,眼神既心疼又带着点责备:“臭小子!
再忙也得顾着点自己!
夕薇那丫头,还有你爸妈,嘴上不说,心里不知道惦记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