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开始染上秋意的微黄,但暑气仍未完全消散。
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地下实验室里,空气却带着一种与季节无关的恒温恒湿的冷冽。
陈羽墨站在一块巨大的电子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复杂的公式、流体力学模拟图和材料结构模型。
他穿着简单的实验服,身形比开学时似乎清减了些,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燃烧的星辰,专注地凝视着屏幕中央一个三维旋转的引擎核心结构图。
最后一组数据流终于通过级计算机的模拟验证,在预设的极端工况下,屏幕上那精密的虚拟引擎核心爆出稳定而澎湃的蓝色光焰,各项参数完美地落在理论预测的绿色区间内。
成了!
一股巨大的、无声的浪潮瞬间席卷了陈羽墨的胸腔。
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沉重的、近乎虚脱的释然,混杂着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模型的验证,这是他向未来那场血色复仇迈出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这具引擎核心背后所代表的推进力,将是未来撕碎黑暗的利爪之一。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这几个星期积压在肺腑里的所有压力和紧绷都释放出去。
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一点,将最终验证报告加密打包,送到一个特定的内部地址。
收件人:秦正阳院长。
抄送:周秉文校长。
做完这一切,他关掉主屏幕,只留下实验室角落一盏昏暗的安全灯。
他靠在冰冷的实验台上,闭上眼,让高度集中的精神慢慢松弛下来。
脑海中,烛龙冰冷的核心结构无声悬浮,相关的验证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滑过意识边缘,最终归于沉寂。
它就像一个沉默的监督者,只在关键节点和任务布时显现存在感。
现在,动机理论验证完成,它再次隐入思维的深处。
“铃铃铃……”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打破了实验室的寂静。
陈羽墨摸出手机,屏幕上跳跃的名字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疲惫,让他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乖乖。
“喂,乖乖。”
“小墨!”
电话那头传来田夕薇清脆又带着点撒娇的声音,背景音是上戏校园特有的活力喧嚣,“你那边结束了吗?明天早上的高铁票我订好啦,九点虹桥出!
你别又泡在实验室忘了时间!”
“结束了。”
陈羽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但语气是轻松的,“刚弄完。
放心,忘不了。
明天车站见。”
“那就好!
我妈今天还打电话问我呢,说苏姨包了好多你爱吃的三鲜馅饺子,就等你回去啦!
还有我爸,念叨着要跟你下棋,说看看大学生水平有没有退步……”
田夕薇叽叽喳喳地说着家里的琐事,温暖的气息透过电波传来,让陈羽墨冰冷的手指都仿佛回暖了几分。
听着她充满烟火气的唠叨,陈羽墨的心被一种巨大的安宁和守护感填满。
这就是他拼尽一切也要守护的“根系”
。
“嗯,知道了。
替我谢谢叔叔阿姨。
明天见。”
他柔声回应。
“嗯!
明天见!
记得早点休息,你看你声音都哑了!
肯定又熬夜!”
田夕薇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实验室重新陷入寂静。
陈羽墨看着暗下去的手机屏幕,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她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在跟着“导师”
做一个“需要保密”
的项目,很忙,很累。
这就够了。
那些沉重的、关乎生死存亡的秘密,那些冰冷的公式和燃烧的引擎,不该沾染她阳光下的梦想。
他收拾好个人物品,最后环视了一眼这间承载了他近一个月心血的实验室。
引擎的理论验证完成,只是第一步。
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如同烛龙最初任务链上冰冷的文字,清晰地烙印在他脑海中——【隐身材料】。
那将是给未来的国之重器披上“无形之衣”
的关键。
十月的第一天,清晨。
魔都虹桥火车站。
人流如织。
陈羽墨穿着简单的休闲装,背着一个轻便的双肩包,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个人用品。
他提前到了,站在约定的检票口附近,目光在人群中搜寻。
很快,一个穿着亮色卫衣、戴着鸭舌帽的纤细身影拖着一个小行李箱,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朝他飞奔过来,正是田夕薇。
“小墨!
等很久了吗?”
她跑到跟前,微微喘着气,帽檐下露出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回家的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