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等待夜幕降临。
——
与此同时,在阿尔伯克基联邦大楼内,一场闹剧正在上演。
中情局当地负责人约翰·卡特面色阴沉地看着面前的一群华人劳工,他们已经在这里争吵了三个小时,就为了描述那个叫陈阿福的男人的长相。
“我说了他的眼睛很小,像两条缝!”
铁路工人王大力拍着桌子强调。
“放屁!阿福的眼睛大着呢,就是单眼皮而已!”
另一名工人李强立即反驳。
素描师汤姆·哈里森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几乎要崩溃。
他是总部派来的专业肖像画家,曾经根据模糊的监控录像成功复原过数十个嫌疑人的面貌。
但今天,他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各位,请冷静一下。”
卡特试图控制场面。
“我们只需要一个统一的描述。”
“我说的就是对的!”
王大力坚持道。
“阿福的鼻子很塌,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
“你胡说!阿福的鼻子挺着呢!”
李强再次反驳。
旁边的工人赵老三这时插嘴道。
“我觉得阿福的嘴唇很薄,像纸片一样。”
“厚着呢!像香肠!”
钱老四立即唱反调。
汤姆无奈地再次修改草图,他先画了一个小眼睛、塌鼻子的版本,但立即遭到一半人的反对。
他又改为大眼睛、高鼻梁,然后另一半人又不干了。
“这样吧...”
卡特想出一个主意。
“我们一个一个来描述,王先生,你先说。”
王大力得意地瞥了李强一眼,然后开始描述道。
“阿福的脸很圆,像满月一样...”
“错!是方脸!”
李强立即打断。
“是圆脸!”
“方脸!”
“圆脸!”
场面再次陷入混乱。
卡特开始怀疑这些华人是不是在故意耍他们,但看着他们认真争吵的样子,又似乎不像是在演戏。
汤姆深吸了一口气,尝试折中方案。
“也许是方圆脸?不太圆也不太方?”
令他意外的是,这个提议竟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对对对,就是那种脸型!”
“汤姆先生真聪明!”
“画得真像!”
汤姆心里升起一丝希望,一边画一般继续问道。
“那么眼睛呢?是大还是小?”
“不大不小!”
王大力和李强异口同声地说,然后惊讶地互相看了一眼。
接下来的过程出奇地顺利,这些华人劳工似乎终于在每一个特征上都达成了共识。
不大不小的眼睛、不塌不挺的鼻子、不薄不厚的嘴唇、不黑不白的肤色...
两个小时后,汤姆完成了一幅肖像画,画里的男子有着极其普通的亚洲人的面孔,没有任何突出特征,放在人海里就绝对认不出来得那种。
“太像了!就跟真人一样!”
王大力赞叹道。
“天才!汤姆先生真是天才!”
李强竖起大拇指。
“确实,画的太像了,你们看看这眼睛,啧啧...很传神有木有?”
赵老三夸张地说着。
汤姆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抓不住重点,他已经被这些人吵得脑仁疼,精神的疲劳让他无法深入思考。
搓了搓脸,他无奈看向卡特道。
“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准确画像了。”
卡特审视着画像,眉头紧锁,这幅肖像给他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普通,几乎适用于任何一个中年华人男子。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命令手下复印画像,全城张贴。
劳工们每人领到了一百美元的“协助调查费”,然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联邦大楼。
一出大门,王大力就忍不住笑出声。
“那些白人真是好糊弄!”
李强数着钞票,得意地道。
“阿福平时待我们不薄,这次算是还他个人情。”
赵老三笑道。
“最重要的是还有钱拿!真是人傻钱多,走,今晚我请客,喝酒去!”
“额,这会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工啊...”
“都已经凌晨了,回去也睡不了多久,干脆明天不上了工了,走,喝酒去...”
他们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恶作剧将为陈阿福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
第二天清晨,阿尔伯克基全城笼罩在紧张气氛中,中情局根据汤姆绘制的画像,展开了大规模搜查行动。
约翰·卡特站在指挥中心的地图前,向手下部署任务。
“根据推断,陈阿福肯定还在城内,我们要重点搜查唐人街及其周边区域,但其他地区也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