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胳膊,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山梁上,周卫国蹲在老支书的坟前,怀里抱着个空了的火油瓶。
他抬头望过来,在晨雾里只看得见模糊的轮廓。
“他不会再烧瓮了。“陈默轻声说。
林英没接话,她望着窑厂方向,十七口寒泉瓮在夕阳里泛着青灰色的光,像十七颗埋在土里的星子。
小炉匠正蹲在最边上那口瓮前,用炭条描补导灵纹,柳氏端着碗热粥站在他身后,蒸汽模糊了她的脸。
当晚,靠山屯的灯火比往年都亮。
林英坐在自家炕头,借着煤油灯看陈默整理的新窑图纸。
窗户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水声,家家院里都支起了寒泉瓮,月光落在水面上,像撒了把碎银。
“叩叩叩。“
门被轻轻推开,冷四爷裹着股寒气进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王工的回信到了。“
林英展开信纸,墨迹未干:“活性团未衰减,反而增强。
特殊基因样本档案,待议。“最后一行小字被画了道粗线:“靠山屯,自有火种。“
陈默凑过来看,突然笑出了声:“王工这是......“
“护着咱们呢。“林英把信纸叠好,塞进炕席下的木匣。
窗外传来山风掠过松枝的声响,她望着匣里躺着的导灵纹副本,指尖轻轻拂过纸边,“但还不够。“
月光爬上窗棂时,林英听见院外有脚步声。
她掀开门帘,正看见小炉匠抱着块陶土站在枣树下,柳氏跟在他身后,怀里抱着个用红布裹着的东西。
“英丫头。“柳氏把红布包放在石桌上,露出里面半块残陶,“我夜里翻老窑,找出这个。“陶片上的纹路与寒泉瓮的导灵纹有七分相似,边缘刻着“洪武三年“四个小字。
林英的手指在陶片上轻轻划过,突然抬头看向三人:“明儿晌午,来我家。“
山风卷着松涛声掠过屋顶,把这句话送进了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