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雨化田这样的人,说是太监,却有儒将之风。
只要折服了他,这样的人便会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剩下的私心里,雨化田恐怕也就是初闻武功时,得知武道至高能修成陆地天人,一念通天,可转动天地气象,心底埋下若有一日,踏足陆地天人,一窥此境风光而已。
朱缙振轻笑一声,淡淡点头:
“若人手不够,尽管上奏。”
“孤,无有不允。”
“谢陛下!”雨化田再度拜伏。
“徐玉。”
朱缙振的目光,瞥向一旁抖若筛糠的徐玉。
锐利的目光似能洞穿人心,看到徐玉内心真正的恐惧一样。
平淡的声音,令徐玉身体一抖,猛地就要跪下,却发现膝盖虽软,并未能如愿跪下去,不由惊愕的抬头看向朱缙振。
朱缙振面色平静,他只是有事吩咐,该敲打的时候他会敲打,但他也不会闲来无事的去吓唬臣子玩,没有那种低级趣味。
“办好登基大典,孤也有重赏。”
朱缙振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若是徐玉一介文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陆地神仙,想必那样的画面,一定相当的有趣。
甚至……
“肃清了朝堂后,孤要满朝文武,人尽陆地神仙境界。”
一点小小野望,在朱缙振心里落地生根。
至于何时发芽,只有朱缙振自己清楚。
“是。”
徐玉咽了口唾沫,声音一下拔高了许多,掷地有声的道:“微臣可拿项上人头担保,若有差池,陛下尽可以将其摘去。”
尽管徐玉猜不到朱缙振所说的重赏是什么。
但以徐玉在朱缙振麾下效命多年对他的了解,也清楚这‘重赏’二字,绝不可能是随意说说而已。
他只需要办好登基大典。
剩下的惊喜,朱缙振自然会为他准备好。
这也算是肃王府麾下陕西一系的官员和朱缙振之间难得的默契了。
……
在大明风起云涌,百官穷途末路,昏招迭出的时候。
大明之外的某个弹丸之地。
安南,顺化城。
城池的轮廓在傍晚昏黄的光线下如同搁浅的巨兽,城墙上几点稀疏的火把摇曳着,映出守军疲惫而紧绷的脸。
突然,一种无形的震动从脚下的大地深处传来,起初微弱如心跳,随即以骇人的速度膨胀、加剧。城头哨兵手中的铜锣“哐当”一声砸在青砖上,他张大嘴,喉咙却被一双宛若铁钳的双手死死扼住,只能发出嗬嗬的抽气声。
他拼命的用眼角余光望向周围。
惊恐的发现,城墙上出现了数十个不速之客的身影。
他们宛若与黑夜融为了一体,如同行走于黑暗的幽灵一样,毫厘无差的站在每一个城墙上站岗士兵的影子里。
而在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