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看向陈庆,语气更加诚恳:“不求他将来有多大成就,只盼他能在外院修满三年,若能侥幸突破至化劲,便算是祖宗保佑了,届时若他愿意,也有幸能入内院……庞某厚颜,想请陈首席看在高林县那点微末交情的份上,若有闲暇,能对他照拂一二,点拨一二,让他少走些弯路,庞某感激不尽!”
说罢,庞青海又要起身行礼。
可怜天下父母心!
陈庆抬手止住了他,看着庞青海眼中的殷切,又想到当初那封举荐信的情分,点了点头,“庞都尉言重了,令郎若能在五台派外院勤学苦练,修满三年,凭自身本事晋升化劲,且愿意来我青木院……我自会看顾一二。”
这话说得很有余地,前提是庞玉自己争气,凭实力达到标准,并且是自愿选择青木院。
既还了人情,又不会让陈庆背上强行提携庸才的负担。
庞青海却是大喜过望!
有陈庆这句承诺,比他预想的最好结果还要好!
五台派外院竞争激烈,但有陈庆这位首席在青木院,只要儿子争气达到化劲,进入内院后便等于有了一座靠山,起点将截然不同!
这已是天大的情面!
“多谢陈首席!多谢陈首席!”
庞青海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连忙拉着儿子,“玉儿,还不快谢过陈首席!”
庞玉虽然觉得父亲有些过于激动,但也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陈首席地位非凡,再次恭敬行礼:“多谢陈首席!”
庞青海心中大石落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略一踌躇,从怀中取出一个用锦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形小盒。
“陈首席。”
庞青海双手捧着小盒,“这是庞某前些年寻得的两株宝药,年份约莫在七、八年上下,虽算不得珍贵,但也是庞某一点心意。”
陈庆眉头微皱,随后道:“庞都尉,心意我领了,此物你还是带回去吧,令郎入外院修行,正是需要打根基的时候,留给他用更为合适。”
他帮庞玉是念旧情,并非图报。
庞青海一听,正色道:“陈首席!这……这只是庞某一点微末心意,绝非酬谢之意!务必收下,否则庞某心中实在难安!”
他捧着锦盒的手微微前伸,眼中满是真诚与坚持。
陈庆看着庞青海样子,心中暗叹。
他明白庞青海的心思,这不仅仅是感谢,更是一种维系旧谊的方式。
若执意拒绝,反倒显得生分,会让对方更加不安。
陈庆沉默片刻,“罢了,庞都尉盛情难却,我便收下这心意。”
他伸手接过锦盒,并未打开查看,随手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
庞青海见陈庆收下,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陈首席说的是,庞某记下了!”
接着,陈庆又与庞青海聊了些高林县近年的变化和府城见闻。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