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的亿万富豪 > 正文卷 第四百零九章 重复上演的历史(下)

正文卷 第四百零九章 重复上演的历史(下)(5 / 6)

nbsp;Geffen A&M。风头最盛的时候,Interscope一个厂牌,就能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30%。”

    “第一局对决的胜利者,的确是吉米-约文和泰德-菲尔德。但道格-莫里斯没有选择举白旗投降,Interscope Geffen A&M的强势,极大地挤压了其他厂牌,特别是索尼和华纳对标厂牌的生存空间。换句话说,虽然Interscope在对说唱音乐的围剿中幸存了下来,但他们的敌人却比之前更多了。索尼、华纳,包括环球自己的CEO,都希望看到Interscope一蹶不振。道格-莫里斯想要在环球内部扶持起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也就是Island Def Jam。2000年以来,IDJ一直在努力追赶Interscope的步伐。一般来说,最强大的依然是Interscope,排名第二的是大西洋唱片,而第三位就是Island Def Jam了。除此之外,莫里斯还想创立一个新的分支,进一步削弱Interscope在集团内部的影响力。但由于二十一世纪初,环球音乐集团一直在经历着剧烈的结构调整,直到维旺迪入主才算稳定下来,所以莫里斯也就一直等到2006年,才与索尼音乐的克莱夫-戴维斯携手,由后者派出利普曼兄弟加入环球音乐,组建了共和唱片。”

    “接下来的一切,就都是历史了。道格-莫里斯将他能调动的所有资源,都倾注在新创立的共和唱片上,帮助这家厂牌迅速赶超了Interscope——2007年销售总额还排在第八位,到了2012年,就直接反超Interscope,登顶了全球销量榜冠军。与此同时,道格-莫里斯也试着在Interscope Geffen A&M里扶植自己的势力。他引入了法瑞尔-威廉姆斯和查德-雨果的厂牌Star Trak Entertainment,利用两位顶尖制作人的音乐才华,培育出了Black Eyed Peas和Keyshia Cole这样的当红明星,让IGA逐渐摆脱了以‘Interscope’为主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冠军单曲和专辑,开始以‘Geffen’,特别是更亲近道格-莫里斯的‘A&M唱片’名义发行。另外,道格-莫里斯还利用说唱音乐的特性,在IGA内部点燃了无数根导火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The Game和50 Cent的纷争……然后就是2007年,道格-莫里斯从索尼音乐那里买来了Octone唱片,重组到A&M旗下,带来Maroon 5等一大批著名音乐人,进一步削减了吉米-约文的掌控力和话语权……”

    “约文先生具体是怎么应对这一局面的,这就不是光搜集资料就能看到的东西了。也许某天情势适宜,你可以直接问问他……但我们可以看到,他应该是做了不少努力的。精心打造的女子组合The Pussycat Dolls,还有Interscope最后的巅峰作品Lady Gaga,就是他争取在与道格-莫里斯的斗争中占得先机的证明。但他应该自己也清楚,在没办法用其他灰色手段扳倒道格-莫里斯的前提下,他能够调动的资源,肯定比不上母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他必须小心翼翼,保证自己的每一步都不出任何差错,不推出销量惨淡的专辑,不推广无法盈利的艺人,才能维持Interscope在环球音乐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保证他自己不被集团内部的敌人发难推翻。而道格-莫里斯则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他只用调兵遣将,指挥各家厂牌轮番鏖战,直到吉米-约文精疲力尽,无计可施为止。”

    “你这么说的话,吉米-约文……在道格-莫里斯面前,完全没有任何胜算啊。”麦迪逊-比尔长舒了一口气,感叹道,“Interscope如果业绩不佳,就给了总部动手进行人事调整的借口。而Interscope表现良好,道格作为集团负责人也会在维旺迪眼中加分。吉米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在这个规则之内击败对手,充其量就是维持现状而已。”

    “非常清晰的见解。”赵宥真赞许地看了一眼麦蒂,“这就是吉米-约文会跟Dr.Dre联手,跳出传统的音乐人商业拓展框架,去建立Beats这个品牌,做耳机和音响设备的原因。一般的嘻哈歌手,都是成名之后,跟耐克或者阿迪达斯联名,推出一些鞋子,再卖点衣服周边,用这种方式来补贴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没人会想要花费大力气,真正地去设计一款产品,建立生产线,进行如此实际且巨大的投入。Dr.Dre和吉米-约文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

最新小说: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遥雪有期 砯崖2 许你爱我 父子都爱绿茶,我去边关养狼! 村欲乱 仙子总想坏我道心 穿越七零做外贸 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