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VMA的奖杯也许还有一些实际价值,能够通过“最佳”的名头为艺人积累外部可见的荣誉,从而提升在演出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但随着Twitter和Instagram的迅速崛起,主办方已经可以通过每位艺人的主页关注量,较为准确地预估出各自的带票能力。
奖杯拿再多,也不如Instagram 1000万的粉丝数来得有说服力。
另外,瀚音乐第二季度才正式投入运营,首批单曲开始出成绩,亦是七八月份的事情,肯定赶不上这一届VMA颁奖典礼的评选周期。哪怕想运作运作,帮旗下艺人弄些提名,也错过了最后的截止日期。
因此,这次韩易通过公司本身和Apple Music两方面的关系,带签约艺人到VMA的白毯上集体露脸,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密集的高频曝光,让业内人士和关注音乐行业动态的大众媒体,开始逐渐习惯瀚音乐的存在,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发展战略做铺垫。
所以,当韩易说不关心颁奖典礼其他环节的时候,他是真的没有带半点妒嫉的意味。再过七八年,今天明星们在台上迎来送往,捧得的这么些个奖项,不会再有任何意义,也不会再发挥任何作用。
碧昂斯的《Formation》包揽了年度音乐录影带在内的六项大奖?挺不错的,但这首歌产生的实际收益,连阿黛尔《Hello》的零头都比不上。
在韩易看来,2016年的MTV音乐录音带颁奖典礼,能够写进音乐历史书里的,只有一个瞬间。
《Closer》登顶榜单前,在650万名观众前初试啼声的瞬间。
2010年代伊始,电子音乐制作人们不断拓展流行电子和流行舞曲的疆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爱上这份舞动的艺术。
Avicii、Calvin Harris、Zedd,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的名字,持续拉升电子音乐的商业价值与受欢迎程度。
直到《Closer》横空出世,炸开电子音乐流行化最璀璨的烟花。
它,是一个乐种、一个时代,无可争议的至高点。
一个属于EDM的时代。
“现在,女士们先生们!”
“让我们欢迎——Halsey,and the Chainsmokers!”
聚光灯的光束自穹顶垂下,洒在The Chainsmokers其中一名成员亚历山大-帕尔的肩头。他面前是上下重叠的两块平板,一块放着合成器键盘,一块放着鼓机。
虽然播放的是跟原版没有丝毫差别的伴奏,亚历克斯面前这两台机器根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但它们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对于制作人来说,如果面前没有什么按钮可以拿来按两下以缓解尴尬,他们就真的只能像木桩一样戳在原地发呆了。
在亚历山大-帕尔的身后,另一位成员安德鲁-塔格特攥紧麦克风,低头沉思的身影若隐若现。《Closer》的人声部分由德鲁和霍尔希共同完成,这是近几年来,电子音乐制作人试图打破常规局面的尝试。
许多主流厂牌签约的电子音乐制作人,可以从作曲、编曲再到混缩和母带完成全套制作流程,可通常来说,却没有进行人声演唱的能力。
因此,虽然他们可以拿到录音艺人和制作人的双重版税份额,并且能通过自己解决大部分制作问题的方式,省下一大笔预付款,但毕竟一首想要冲击流行榜单的电子音乐,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人声旋律线的存在。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自掏腰包寻找像霍尔希这样的vocalist帮忙演唱,甚至有的时候还要出让录音艺人的版税分成份额,而且出让额度通常比歌手邀请合作嘉宾要高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