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造个系统做金融 > 162 政策专家的深夜来电

162 政策专家的深夜来电(2 / 2)

反向溯源。”

    “已经在跑了,预计二十分钟后出初步画像。”

    他点头,视线回到中央屏幕。系统正在自动比对新学校的建设周期与周边地产项目的开发节奏。一个趋势逐渐清晰:如果这三所学校如期建成,五年内该片区学龄人口将增加近四成,住宅租赁需求必然上升,而商业体的主力客群——年轻家庭的比例也会显著提高。

    这对现有业态布局既是机会也是风险。若提前调整招商策略,可以抢占先机;但如果被对手抢先一步释放消息,引发市场误判,反而可能打乱资金部署节奏。

    他正思索着,内线再次响起:“总指挥,沙箱环境里的后门程序激活了二次通信请求,目标地址是本地一家小型IDC服务商,租用的是匿名托管服务器。”

    “记录完整握手过程,不要阻断。”他说,“我要看它下一步想连向哪里。”

    “可是……万一这是诱饵呢?”

    “那就让它钓。”陈帆看着屏幕上缓慢跳动的日志流,“我们不反击,但也不能让它全身而退。”

    话音落下,他打开内部通讯端口,录入一条加密指令:**启动‘影轨计划’一级响应,所有对外接口切换至镜像模式,真实数据流转入离线通道**。

    这是系统最高等级的防御协议之一,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外界能看到的运营数据都将经过筛选和延迟发布。真正的决策依据,只存在于本地服务器闭环中。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双手撑在边缘。大屏上的三条信息线并行运转:政策变动的蛛丝马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痕迹、以及那条潜伏在系统深处的恶意代码。它们看似独立,实则彼此呼应,像是同一张网的不同节点。

    谁在织这张网?

    那位专家为什么要打破惯例亲自示警?是为了帮他,还是为了引他做出某种反应?

    还有那个后门程序——为什么不直接窃取数据,而是试图修改权限表?难道他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未来的操作权?

    他盯着屏幕,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市政公告发布时间是晚上九点四十三分,而电话打进来的时刻是九点四十五分。也就是说,在官方信息发布前两分钟,对方就已经知道结果。

    这意味着什么?

    他正要下令调取政府内网信息发布节点的登录日志,技术员的声音再度传来:“总指挥,沙箱中的后门程序完成了第三次握手,现在正尝试上传一段加密数据包。”

    “内容解码了吗?”

    “正在破解。不过……我们发现它的数据结构有点特别,不是常见的命令格式,倒像是某种反馈确认。”

    陈帆眼神一凝:“反馈?对什么的反馈?”

    “还不确定。但从传输频率和包头特征来看,它可能是在回应某个外部指令的执行状态。”

    他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这不是一次单纯的入侵,而是一次测试——对方在确认,他们的后门是否已经成功植入,是否能正常回传信号。

    换句话说,刚才那通电话,也许不只是警告。

    也许,是一次同步行动的开始。

最新小说: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全球异能:只有我在修仙 和渣夫同归于尽后又双双重生了 华娱从代拍开始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谁让他办案的?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 同时穿越:全是深渊难度 全职法师:召唤黑龙天,神力之巅 从影评人到文娱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