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独立的缓存上限,并加入异常捕获机制:一旦某节点进程终止,主控端自动记录断点位置,便于后续续算。
一切准备就绪,陈帆按下执行键。
屏幕中央弹出进度面板,四个任务条同时开始推进。硬盘灯接连亮起,风扇转速逐渐升高,室内响起一片均匀的嗡鸣。
前四十分钟,各节点运行平稳。Node_01最先完成1998-2000年的回测,生成结果文件并打上完成标记。随后Node_04也顺利结束2008-2010周期的运算。
但到了第67分钟,Node_03的任务条突然停滞。资源监视器显示CPU占用归零,内存未释放。
“卡住了。”张远立即远程接入该机终端,查看日志输出。问题出在200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清洗环节,某个异常成交量字段引发了无限循环。
“重启任务。”陈帆说,“从断点继续,别浪费前面的结果。”
李阳修改脚本,加入最大迭代次数限制。重新启动后,Node_03在八分钟后恢复正常,最终将结果传回主控端。
最后一组数据合并完成时,计时器定格在**8分17秒**。
陈帆调出性能对比图。旧系统单独运行同一任务耗时**2小时19分钟**,效率提升接近**17倍**。
“够用了。”他说。
张远站起身走到机柜旁,伸手轻抚其中一台机箱的侧板。金属外壳微微震动,散热孔吹出的热风拂过指尖。他忽然笑了:“这可比游戏主机带劲多了。”
李阳正在整理走线,几根网线缠在一起,他一边分理一边嘀咕:“等明天加第二块硬盘,还得重布一遍。”
“先命名吧。”张远回头,“叫‘风暴引擎’怎么样?听着就有冲劲。”
“太浮夸。”李阳摇头,“应该叫‘量子阵列’,体现分布式特性。”
陈帆没参与争论。他打开系统管理后台,在集群属性页输入名称:“DataHeart Cluster v1.0”。
三人同时安静下来。
“它不是武器,也不是玩具。”陈帆合上笔记本,“这是我们的眼睛、耳朵,还有脑子的一部分。没有它,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权限设定很快完成。主控调度权归陈帆,底层维护由李阳负责,张远获得任务提交与实时监控权限。每一项操作都记录日志,变更需双重确认。
夜更深了。窗外雨停,室内只剩服务器风扇持续运转的声音。指示灯有节奏地闪烁,像某种沉稳的心跳。
陈帆坐回主位,打开代码仓库界面。他新建分支,推送了一段注释:
/*
* Cluster Enabled - Processing Power x17
* Next Step: Parallel Model Training Pipeline
*/
提交时间自动生成:1999年11月5日 23:48。
主屏右下角的任务队列中,“跨市场相关性矩阵重建”任务开始加载。资源调度图显示,四个节点同时点亮,负载分布均匀。
张远靠在椅背上,盯着Node_01的硬盘灯,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