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落进静水。林悦抬眼看他,发现他的视线始终落在屏幕上,仿佛只是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你是说……还没发生的股价?”
“不只是股价。”他点了点鼠标,切换到未完成的模型框架,“市场什么时候涨,哪只股票会动,资金流向哪里——这些都能从数据里看出痕迹。前提是,数据必须真实。”
林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可你怎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就算数据全对,也不等于能算命。”
“不是算命。”他拖动时间轴,展示一组历史走势与预测线的对比图,“你看这里,三月八号之前,系统标记出量价背离信号。第二天果然回调。这不是猜,是规律重复出现。只要抓得住节奏,就能提前反应。”
她盯着那两条几乎重合的曲线,眉头微蹙。“所以你熬夜录数据、写程序、反复检查……就是为了这个?”
“不然呢?”他转头看她,“你以为我只是为了帮王浩赚那几百块?”
林悦没立刻回答。她想起前几天操场上那根粉笔画出的K线,想起他蹲在地上一笔一划描摹支撑位的样子。那时候她以为他只是想证明自己懂点东西。但现在看来,那些动作背后藏着更大的东西。
“可你一个人做这些,太慢了。”她说,“而且容易出错。像今天这种漏记,以后还会发生。”
“所以我需要更好的方法。”他指着U盘模拟盘,“下一步是自动化采集。但设备跟不上,只能一步步来。”
林悦看着屏幕上那一排排整齐的数字,忽然问:“如果真让你做成……你会做什么?”
陈帆停顿了一下。“让系统自己读报纸,自己更新数据,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告诉我,什么时候该进场,什么时候该离场。不靠感觉,不靠消息,只靠数据本身说话。”
“听起来像做梦。”
“梦也是人做的。”他笑了笑,“但我现在只想把这一步走稳。数据不对,后面全是空谈。”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带来的剪报,又看看屏幕。“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先把所有历史数据再过一遍。”他打开备份目录,“这次加一道人工复核流程。每改一处,登记时间、原因、修正值。以后每次调用数据,都能追溯源头。”
林悦伸手点了点键盘旁的一张草稿纸,上面写着几行操作步骤。“我可以帮你。”
“什么?”
“数学作业我一向做得快。”她说,“而且我看得细。如果你信得过,我可以专门核对录入部分。”
陈帆愣了一下。
“你不觉得浪费时间?”
“我觉得你在做一件很具体的事。”她直视他,“虽然还不明白最终能走到哪一步,但至少你现在做的事,每一笔都有依据。这比大多数人都强。”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风扇转动的声音轻微可闻,显示器泛着冷光。
陈帆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屏幕。“好。那你从明天开始,先试三天。每天核对二十条数据,跟我做的原始记录对照。如果有出入,标出来。”
“行。”她点头,“但我有个条件。”
“你说。”
“你要教我怎么看这些图。不只是怎么录数字,而是它们到底代表什么。”
他思索片刻。“可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