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周婷迅速补充:“而且一旦政策转向消息公布,杠杆资金会第一时间撤离,指数回调压力剧增。我们的空头仓位反而能获利。”
“前提是,我们还能持有。”陈帆语气平静,“别忘了,我们现在走的是拨号通道,每笔指令都要手动确认。如果市场真的在二十四小时内暴跌,系统反应速度跟不上,我们就只能看着机会溜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151929年的幽灵现身(第2/2页)
张磊插话:“要不要联系其他合作方?至少多开几条线路?”
“不行。”李航摇头,“上次封锁说明内部有内鬼。我们现在暴露越多,风险越大。顾明远已经动手一次,不会介意再来第二次。”
陈帆沉默片刻,忽然问道:“系统里有没有保存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数据?”
周婷快速检索,调出了当年纳斯达克指数崩盘前后的完整记录。她将三组数据并列展示:1929年道琼斯、2000年纳斯达克、2025年当前市场。
三条曲线,在崩溃前的最后阶段,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都是市盈率突破历史极值,信贷规模翻倍增长,散户参与率达到峰值。
“三次危机,相隔七十一年。”陈帆轻声说,“手法不同,工具升级,但剧本没变。”
李航忽然想起什么:“‘RETURN’代码……会不会不只是命令我们撤退?而是提醒我们,历史正在回头?”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太沉重。
陈帆站起身,走到投影墙前,用手划过三组数据的交汇区域。“如果我们现在就行动,提前布局反向对冲,能不能抢在政策信号发布前完成建仓?”
“理论上可以。”周婷计算了几组参数,“但如果判断错误,我们不仅会损失保证金,还会暴露真实意图。一旦被对手察觉我们在押注政策转向,他们可能会故意延迟动作,等我们耗尽资源再发动。”
“所以不能全押。”陈帆收回手,“我们要做的是验证。找一个最小可行路径,测试市场的反应弹性。”
李航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用一笔小额交易,试探监管层是否有干预迹象?”
“对。”陈帆点头,“比如,突然买入一批长期国债期货。这是典型的避险动作,会引起市场关注,但不会引发大规模波动。如果监管层真的已经在准备转向,他们的监测系统一定会捕捉到这个信号,并做出相应部署。”
周婷立刻开始构建交易模型。“我可以用校园时期的旧终端发送指令,走拨号链路,伪装成个人投资者操作。金额控制在五十万以内,足够引起注意,又不至于成为靶子。”
“什么时候发?”张磊问。
“等瑞士信贷的数据流稳定下来。”陈帆看向李航,“你那边监听到的新消息,有没有提到政策动向?”
李航正盯着跨国交易流的更新频率,闻言一顿:“刚才有一条加密通讯经过调试接口,内容被截获一部分。里面提到了‘FOMC紧急会议预案’,还有‘窗口指导优先级上调’。”
陈帆眼神一凝。
“这不是市场自发行为。”他慢慢坐回主位,“是有人在协调金融机构、操盘团队和政策口的人,一步步把局势推向某个预设节点。”
周婷已完成交易配置,抬头看向他:“指令已准备好,随时可以发送。”
陈帆没有立刻回应。他看了看时间,美东晚间21:38,距离“共振达成”的预定时刻,只剩七分钟。
他抬起手,食指轻轻点了下回车键的位置。
“等等。”他说,“再观察三分钟。我要看他们在最后关头会不会加大买盘力度。”
所有人屏息。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