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黑市如今已经成了热闹的集市。
时想想走了两条街,走到一个带着草帽的中年男人跟前:“收小黄鱼吗?”
男人抬起下颌,目光从帽檐下落到时想想身上:“跟我来。”
时想想跟着男人走进一个开放式的院子,里面来来往往都是人。
男人领着时想想进屋,抬手示意她坐下:“你打算出多少?”
时想想在凳子上坐下,翘着腿:“什么价?”
男人打量着对面带着头巾的,翘着二郎腿,态度慵懒的人:“26一克!”
“打扰了。”
时想想起身,转身就走。
26一克。
当她不懂行情啊!
这时,屏风后面的人给男人使了个眼色。
“等一下。”男人叫住时想想。
“您是懂行的,您出去打听打听,不光我这里,到处都是这个价,如果量大价格可以商量。”
“三斤八两。”
男人眼前一亮。
这是来大客户了!
他连忙摘下头上的草帽,热情的上前:“您坐,坐下说。”
“我赶时间,给个实诚价。”时想想的手指摩擦着裤兜里的金块。
男人朝屏风里面看了一眼,略微挣扎片刻:“28块5。”
“卖你了。”
时想想转身,反手扔给男人两块沉甸甸的金块。
男人稳稳地接住,当着时想想的面拿出大称,将金子过称。
和时想想说的重量分毫不差。
“三斤八两,28块5一克,一共是块钱。”男人放下称:“你要现金还是打款?”
“现金!”
“请稍等。”
男人走到屋后面,不一会儿端着一个托盘出来,上面码着厚厚的几沓钱。
他将托盘放在时想想的面前:“你数一下。”
时想想将钱数了一遍,没有问题:“请给我一个麻袋。”
男人微微一愣:“我去给你拿。”
说着给时想想找了一把麻袋。
时想想将钱装进麻袋里,拎着袋子从院子里出去。
“派人盯着点,帮她处理一下尾巴。”温润的声音从屏风后面传来。
“是。”
时想想离开那栋交易的院子,扭头狐疑的看了眼身后的敞开的大门。
刚刚躲在屏风后面的人是谁?
时想想收起思绪,拿着钱去银行。
加上吴建章给的八万块钱,一共是13万4千1百50块。
她一股脑儿全打给黎津瑜。
要数缺钱谁比得上他们搞科研的啊!
时想想从银行出去,拐弯去邮电局给黎津瑜打电话。
电话转了好几次才找到人。
黎津瑜最近忙得脚不离地,听说是时想想的电话,这才放下手头的工作来接电话。
“想想!我是黎津瑜。”
“叔,我给你打了点钱,你抽空去查一下。”时想想道。
“你给我打钱了?你自己够花吗?”黎津瑜关心的问。
“够!”时想想清脆的回答,听到电话那头有人在叫黎津瑜:“叔,你先去忙,有空我去找你们。”
“啊,好,你一个人要好好照顾自己。”
“知道了。”
黎津瑜挂了电话,跟着工作人员去工作。
“黎同志,谁的电话?”部长听说有人给黎津瑜打电话,忍不住好奇的问。
“是时同志,她刚刚给我打了钱,我没空,部长有空去查一下。”黎津瑜道。
“时想想?”
“是。”
黎津瑜奇怪的看了部长一眼:“您也认识她?”
“认识。”怎么不认识,一口气买了11套四合院:“她给你打了多少钱?”
黎津瑜摇头:“没问。”
“你啊你!”
那么大个财神爷,他就不能多问一句吗?
这种事他就指望不上他们。
部长赶紧走过去问通讯员:“刚刚那个电话是哪里打来的?”
“是从河西走廊**邮电局打来的。”通讯员回答。
“邮电局?人应该没走远,快,把电话回拨过去。”
他还特意给她搜罗了几个四合院。
通讯录立即将电话回拨过去。
时想想都出邮电局了,被他们局长亲自请了回去:“时同志,你先别走,刚刚你拨打的号码又给你打回来了。”
“啊?”
他叔还有什么事没说吗?
时想想不做怀疑,立马折回去接电话:“叔,还有啥事?”
“想想,我是陆伯伯啊!上次你还搁我这里买了11套四合院呢。”陆部长和蔼的开口。
旁边的通讯员听到他肉麻的话,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陆,伯伯好!”
原来他姓陆啊!
上次光顾着四合院了!
时想想礼貌的问:“陆伯伯,您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