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老爷子(1 / 2)

南湾县李家村,李家大宅。

如今村里的李家大宅没有以前热闹了。

第三代这批人逐渐长大了,要到市里上好的学校,李干的爹妈不得不到市区去帮忙照顾这些小屁孩。

其次,老爷子李增光只有李宗孝这么一个儿子,没有女儿,李家大宅五座房子都是按照李宗孝生育的五个孩子来分配的。

结果就是,学校不放假的情况下,李家大宅就剩下老爷子一个人在住着。

李干回来是深夜,特意避开了旁人。

不是有什么需要保密的事情,而是实在是不堪其扰。

要是村里、镇里、县里知道他回来,就别指望有空闲的时间和老爷子说话了。

给李干的感觉就是回一趟老家比跳伞到新西伯利亚进行潜伏还要难。

次日一大早,李干起来后简单洗漱一下,走到猪圈这边,往小板凳上一坐,一手拿猪草一手操控铡刀,就开始切了起来。

当时建这座大宅的时候是按照园林式来弄的,空地草地很多,跟度假村似的。

老爷子闲不住,垒了个猪圈养了十几头猪,全都是他一个人一砖一瓦搞起来的。

这年月的猪可没有什么饲料吃,基本上都是去割猪草回来,混着稻米壳碾成粉末的糠来喂养。

李干打小就干农活,尽管有十几年没干了,干了一会儿之后,身上的农民血脉就觉醒了,越干越利索。

在边上呈警卫阵型站着的古道风和魏二牛都看呆了。

他们见过李干拿着红蓝铅笔在图上作业的利索劲,把那些专业参谋拉九条街。

在他们眼里,李干的印象是全能的战士、全能的指挥员、全能的军工专家。

而现在,李干穿着短袖体能服坐在小板凳上铡猪草的姿势,和他们以前见过的最原生态的农民一模一样。

那种流畅是装不出来的。

老爷子提了猪食桶过来,往地上一放,看着李干微微点了点头,“没忘本,老大,你这个兵是合格的。”

瞧瞧,瞧瞧,李干都已经是一场战争的指挥员了,在老爷子眼里,没有忘记农活技能,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兵。

古道风和魏二牛满脸的惊愕。

他们都是农家子弟出身,问题在于,哪怕是入伍最晚的魏二牛,也已经有整整12年没有接触农活了。

古道风比李干大三岁,李干今年34岁,古道风已经37岁了。如果从当兵离开家那天算起,古道风已经离开家整整16年。

他是1978年跟着李干的,到当前的1989年初,满打满算已经整整10年。

这时,李干看向古道风和魏二牛,说,“李家村没有敌人,都是人民群众,你们俩不要紧绷着那根神经,过来,我给你们个任务。”

古道风和魏二牛连忙跑步过来,在李干面前站定。

李干指了指刚刚睡醒在猪圈里嗷嗷叫的十几头猪,说,“把那十几头猪喂了。”

“你们要是搞不好,回头就去农场工作。部队农场以后要全部移交给军产集团,你们直接转为央企干部。”

古道风和魏二牛闻言,那心跳都要二百五了。

“阿干,我肯定能完成任务。”古道风说。

魏二牛说,“师长,我可不去喂猪,你瞧好了吧,我肯定把它们喂得饱饱的!”

李干笑了笑,起身让出位置。

他和老爷子走到一边的茶几那,动手泡起茶来。

老爷子说,“你这两个兵是不错的,把他们放到农场去,人可就毁了。”

李干说,“军队改革要深入,部队有很多三产,农场是最多的。很多原来的师旅底下都有农场,我前段时间去调研过,一些师旅底下的农场,一年的产出能有两百多万。”

“但是这笔钱有大部分都浪费掉了,里面的情况很复杂。”

“我提了一个意见,把部队农场全部拿出来,交给军产集团来进行管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市场化。说白了就是企业化。部队是打仗的,做生意归做生意,如果要做生意,应该全部交给央企。”

“当兵的如果想着做生意,那还打个屁仗。”

闻言,老爷子缓缓点头说,“你说得没错,当兵为打仗,掺了其他东西就不好说了,打不了胜仗。”

李干说,“是啊阿爷,我今年应该可以升少将,不过,因为这个件事情,可能还要往后拖。部队农场牵扯到的利益太复杂了,全军农场加起来,人数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 话说史记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三国大军湿家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大宋闲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