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李俊拍摄《最美的青春》从塞罕坝回来的时候,就跟现在的黄祖默一个样。
李俊脸上晒伤比较多,黄祖默则是冻伤比较多,脸颊左右各有一块地方被冻得通红。
“黄导,辛苦你们了。焦晃同志,也辛苦你了。”刘一民依次握了握两人的手。
电影厂的会议室里,还坐着刘佩然等人。
在塞罕坝林场,焦晃打了针又吃了药,感冒基本上快好了。但是怕到四合院传染给两个小家伙,刘一民骑着摩托来电影厂见他们两个。
焦晃戴着口罩,连忙摆手说道:“不辛苦,辛苦的是黄导和其他的剧组同志,他们什么东西都给我准备好了,我只用演就行。”
“没了主角,就失了灵魂,您可是灵魂人物。”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佩然笑着看向焦晃:“焦晃同志,以后八一厂有戏你还得来,我看你这个造型,非常适合演古代的帝王,尤其是雄才大略的帝王。”
“是吗?”焦晃惊喜地看向刘佩然:“刘厂,八一厂如有需要,万死不辞。”
“说什么万死不万死?咱们都是为国家的演艺事业尽一份力嘛!”刘佩然拉着黄祖默和焦晃坐下,他通过设备看了看黄祖默拍摄的部分镜头。
“黄祖默同志拍的好,焦晃同志演得好,还有咱们那条狗,演的也精彩。”八一厂另外一名副厂长说道。
焦晃脸上掠过一丝得意:“不得不说,我跟老八在一起拍摄了几个月,处出了很浓的感情。平常休息的时候,老八也跟在我屁股后面摇尾巴。拍摄结束,还真有点舍不得它。”
“焦晃同志,你还要在八一厂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可以好好地再跟老八处一处。”刘一民笑着说道。
焦晃电影是拍完了,但是还得参加配音工作。
寒暄过后,剪辑师从外面走了进来,刘一民和黄祖默开始跟他讲整体的剪辑思路,黄祖默也会在八一厂时刻盯着剪辑工作。
“这次我拍摄的镜头比较多,但整体的长度在130分钟左右,必要的话,也可以压到110分钟。空镜头适当减少,特写要多保留,保证故事线的完整性。音乐使用,要用温情的音乐。”黄祖默将自己在笔记上记录的思路递给了剪辑师。
剪辑师看了一眼,胸有成竹地说道:“黄导,一民同志,厂领导,你们放心,我在二十天内,一定剪辑出来第一版。”
“一民,老黄,杨森同志是我们八一厂的一把刀,剪辑过许多经典的作品,相信在杨森同志的剪辑下,《忠犬八公》这部片子一定能赢得观众的青睐。”
刘佩然把杨森剪过的经典影片给他们一一讲了一遍,剪辑师杨森听到刘佩然的介绍,腰板不自觉地挺得更直了。
杨森从51年开始就进入八一厂,是建厂老人之一,剪辑过《柳堡的故事》,后来参与过《大决战——三大战役》的剪辑。
会议结束,刘佩然将刘一民拉到办公室,询问《开国大典》剧本写作的进度,刘佩然倒不是催进度,而是想旁敲侧击,看看刘一民的态度有没有变化。
刘佩然上次总政部开会回来之后,不少人也把电话打到他这里来,让他对这部剧本慎重考虑。
“剧本已经写了五千字左右了,刘厂,你放心,我的态度还是那,没有变。给我打电话的人越多,我偏要写出来。”
听到刘一民斩钉截铁的声音,刘佩然心放了下来:“写,你只管写,一民,厂里面对你的支持没有变。”
刘佩然颇有一种要做孤臣的意思,刘一民拍了拍他的手,煽情地说道:“刘厂,我相信,你会为这个决定而感到自豪。当你回首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