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血亲、姻亲或者三亲以内的老兵,都可以返回。我们则是尽量给予返乡之便,帮助失去亲人的老兵寻找亲人。”老首长说道。
刘一民明白,从官方层面上,尚无安置政策。另外,你要大张旗鼓地这样搞安置,也容易刺激到对方。
“至于老兵返乡基金会,咱们的人已经到了。老兵返乡基金会已经正式成立,经过多方方联合谈判,运作由第三方运作,资金的使用则共同监督。
我看到的情况汇报,各地华人踊跃捐款,比刚成立的时候多了约三百万美元。宋希濂在美国,带着人捐了不少。所谓的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热忱。”
三百万美元跟成立时的捐款相比确实不多,但掀起的舆论很大。
八月份,正式开启返乡申请,目前岛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老领导挂断电话,刘一民才拿着报纸走出了卧室,朱霖已经吃完饭去上班了。
刘福庆看向刘一民:“老二,你说会有多少人回来?”
“爹,就是探亲,探完了还得回去。”刘一民说道。
“咦,还回去?回家了还走?”
“是啊,这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不是说一句‘住下不走’那么简单。另外他们在外生活了那么多年,生活习惯也变了,有的在岛上也有家庭了,不回去怎么办?”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刘福庆叹了几口气:“当年走的时候恨死他们了,到咱们村抓壮丁,抢粮食。老了也觉得他们可怜,跑到岛上三十多年,也不知道怎么过的。”
刘一民边吃饭,边跟他们讲岛上的事情,刘福庆和杨秀云听得津津有味。
“光头为了安抚这群士兵,还在士兵的老家发了‘授田证’,只要能打回来,许诺人人当地主。”刘一民说道。
能想出这个主意的真是个天才,万中无一的画饼天才。
“咦——,还想着打回来嘞?人人当地主、几十年了,还是反动派。”听到这话,刘福庆都给气笑了,手猛地握成了拳头。
刘一民笑着说道:“嗐,这是在之前,后来傻子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群老兵逐渐退伍,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有的有家庭,没有的会集中养老。”
“爷爷,什么是反动派呀?”刘林好奇地问道。
“反动派啊,就是”刘福庆挠了挠脑袋,还真不知道如何跟刘林讲:“GMD就是反动派,老人家说了,就是与人民为敌。”
刘林听不懂,刘一民说道:“你现在还小听不懂,等大了再让爷爷给你说。”
“爷爷长大也要跟我说。”刘雨说道。
“好好好,给你讲,一会儿爷爷给你们讲讲我剿匪的故事。”刘福庆慈祥地说道。
刘一民吃完饭,走到胡同里面转了一圈,发现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还有人在讲,谁家以前出过GMD,谁家在岛上有亲戚。
广播里,播音员在讲述跑到岛上的老兵思乡之情,让民众好好对待返乡的亲属。
刘一民转了一圈,又去了人艺一趟,跟曹禹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
曹禹一上午都在关注这个新闻,看完还得跟夏言等人打电话聊聊自己的看法。
远在沪市的巴金摇了一个长途电话打到了人艺,向曹禹讲述这一重大的历史进程。
“等有了机会,咱们也要邀请岛上的作家、文艺代表来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