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跟谢忠侯的谈话,刘一民发现在岛上出书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除了找个中人代理之外,还有律师费、佣金等各种复杂费用。
版税的百分之八,惯例要抽出百分之二当做代理人的佣金,也被称之为编辑费。
相当一部分世界级的作家为了专心写作,会找一个可以在全世界工作的出版代理人负责相关工作。
刘一民一直没有找,一是因为国内尚且找不到跟世界各国出版社打交道的人才。另外,目前这些也并不怎么耗费他的精力。
谢忠侯还拿出了对面想要出版的名单,如《山高水长》、《红河谷》、《宠儿》、《奴隶的救赎》、《绿皮书》、《南侨赤子》、《戏台》这几本。
其余的想出版的话,必须有所删减。比如《追风筝的人》和《尘埃落定》要删减掉解放军出现的部分。
刘一民摆手说道:“那就出版前几部吧,需要删减的就不用出版了。”
谢忠侯来之前就知道刘一民会是这样一个态度,他当时给出版社的朋友就说提前讲了。
“其实这里面的数字也可以谈,比如版税和中人的佣金由出版社分别支付,直接支付你百分之八,中人的佣金由出版社以其他名义单独付给中人。”谢忠侯仔细地跟刘一民讲起其中的弯弯绕绕。
“百分之八,再付掉中人的佣金,就没有多少钱了。”
谢忠侯笑着说道:“有实力的作家在规定面前,总能得到不同的待遇。”
“你朋友是谁?”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谢忠侯用笔写下了一个名字:“古剑,他是闽省人,跟着家人下过南洋,后来又回来了,74年到了香江,目前香江工作。是一名作家,也是一名编辑。”
“74年到香江?”刘一民一下子捕捉到了其中的重点。
谢忠侯赶紧说道:“嗯,不是你想的那样,他本来就是华侨身份。”
“是这样啊。”刘一民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以前香江《新报》《东方日报》工作过,现在是在《华侨日报》,都是做新闻的,我们两个有点联系。”谢忠侯再次解释道。
“《新报》啊,上次炒作新加坡之行的就有他们。”
《新报》是一家比较喜欢炒作的报纸之一,最初就是娱乐媒体,主要是靠赛马新闻和武侠连载起家,倪诓就是他们培养出来的。
倪诓这个狗东西,从大陆跑到香江,没少狂吠。香江即将回归,又赶紧跑到了美国。见没什么事情,晚年又回到香江。
谢忠侯对于香江众多报社的做法也不认同:“这群人眼里只有报纸销量,没有什么报人品格,也没有什么家国大义。就像是一群嗡嗡叫的苍蝇,看到东西就往上扑。”
“是啊,这样的新闻报纸不要也罢。”
“香江巴掌大点的地方,养活了三四十家报社,里面的竞争非常激烈。当常规的竞争没办法赢的时候,就想着搞点这个东西。”谢忠侯说完,猛然有点尴尬。
说香江巴掌大地方,但自己还是海岛奇兵呢!
“我一会儿写两封信,分别寄给古剑和你们岛上的出版社,你到时候帮我送过去。各地促统会寄过去的土,你都收到了吧?”刘一民问道。
郑洞国给他的数据是总共从陕、甘、川、晋、冀、鲁、豫、江、浙、沪、皖、闽、粤、桂等省寄出去了约三十杯家乡土,每个杯子上面都有标签,详细地写着取土地。
“我收到了,收到了。一民,真的很感谢你,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