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四合院内,大家不断地分享着自己从亲友里得到的岛上消息。
当得知《南侨赤子》要联合东南亚华人一起拍摄,向大家介绍东南亚华人支援抗战、建设滇缅公路这段历史时,他们情不自禁地聊到了远征军身上。
刘一民从他们嘴里听到一个个熟悉的人名,郑庭笈谈论抗日名将戴安澜的后代,当年被G军士兵入室一抢而空。
讲到这里,郑庭笈很愤怒,觉得自己对不住戴安澜。
戴安澜是远征军200师的师长,带兵经由野人山回国,路上负伤后因为雨林内缺医少药,最终死亡。
郑庭笈和戴安澜是好友,同时也是上下级。戴安澜牺牲时将家人和部队都托付给郑庭笈,由郑庭笈和另外一名将领高吉人率军归国。
“都过去了,老戴的儿子现在怎么样?”郑洞国安慰了一下情绪不太好的郑庭笈。
郑庭笈这才振作身体说道:“复东真出息,不久后就要升为同济大学的院长啦,澄东也不错,现在干得有声有色。”
“一民,《南侨赤子》写剧本的时候,能不能展现一下我滇省两千五百万民众修建滇缅公路的历史?”程思远看向刘一民。
黄维也说道:“这条路当年是咱们接受西方物资的唯一路上通道,我当年率军血战滇缅公路,我部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为了这条公路,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会有展现。”刘一民肯定地说道。
“好,拍摄要是需要历史资料,尽管来找我们这几个老头子。”郑洞国大声地说道。
目前《南侨赤子》这部电影已经被电影局列为下半年重点拍摄电影,各地方电影厂听说后都想争一争,谁能拿到这部电影的拍摄权,那可是在大陆和东南亚都要出尽风头。
可惜,跟东南亚合作的电影厂早已经被内定了。整个电影局对于从八一厂选调导演参与拍摄没有异议,八一厂在刘佩然的带领下正在讨论导演人选。
从郑洞国家里出来,刘佩然就找到了刘一民,感谢他为八一厂揽下了一个大活。
“刘厂,这可不是简单的活,要是拍不好,五百万美元扔了不说,八一厂被国内国外都要笑掉大牙。”刘一民认真地嘱咐道。
刘佩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就这五百万美元砸下去,要真是拍不好,他这个副厂长碍于压力也别干了。
五百万美元拍电影,对于国内导演来说那是前所未有的富裕仗。
“一民,电影局专门成立一个拍摄协调小组,由电影局、八一厂、闽省电影厂参与,对接中侨和福清会馆。现在八一厂的主导演成了难题,听说你推荐李俊?”刘佩然问道。
刘一民说道:“我是觉得李导拍摄战争场面,大场面电影尤其擅长,镜头语言和对演员表演的把控能力都很强。当然我只是建议,具体还得你们商量。”
“我个人尊重你的意见,同意李俊担任导演。我们演员准备重点从闽省和粤省选,南洋大多是这两个地方的华人,带点当地的口音更真实。”
刘佩然说完又询问刘一民剧本什么时候能写出来,他们根据这个时间安排一下拍摄计划。
剧本刘一民预计五月中旬就能够给他们改出来:“你们该准备准备,甚至可以派李导到闽粤两省选演员了。”
刘佩然听后喜上眉梢,准备回去就拍板李俊并让他立即南下开始准备工作,至于闽影厂选什么人当做副导演配合他的工作,就由闽影厂自己决定了。
聊完《南侨赤子》,刘佩然又给刘一民讲了《绣春刀》导演和演员的初步决定。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