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十点,刘一民等人才离开林家别墅,回去的路上,林方华亲自将他们送到酒店。
“刘教授,明晚的《霍元甲》见面会,您准备好了吗?”林方华问道。
“准备好了,只是见面分享会而已。”刘一民让林方华放心。
林方华他们原本是想在上映后,请整个《霍元甲》剧组前来跟观众见面。刘一民临时获得金狮文学奖,打乱了他们的步骤。
大陆代表团回到酒店,《联合早报》的林仁君在等着他们,其余的代表也都没睡,注视着大陆代表团的一举一动。
这次文艺训练营几乎成了大陆作家的独角戏,而岛上代表团成了笑料。李敖的举动让整个代表团颜面大失,内部又四分五裂,余光中时不时被提溜出来骂一骂,三毛更是基本上不与他们来往。
林仁君告诉刘一民这两日《联合早报》的报纸在本地创了新高,今天晚上东南亚许多广播节目,都在谈论《南侨赤子》,甚至有的节目邀请了南侨机工的后代讲述父辈的艰难历史。
“你在等我们?”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林仁君点头道:“我们是主办方,得确保每一名参会者的安全。”
“多谢,辛苦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林仁君没再说什么,跟大家打完招呼之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4月25号,文艺训练营的气氛比以前热烈了许多,但是总觉得这热烈维持的有点牵强。
为期一周的训练营只剩下了两天,有人疲惫,也有人觉得这次训练营完全是来看戏来了,大家搭了一个台,但发现台上只有一个人。
看大家的兴致有点不高,主编杜南发干脆让大家自由组团交流。
杜南发的刚说完,李敖就跑到了大陆这边,余光中心里冷哼一声,转身跟席慕蓉交流了起来。
三毛对于李敖的到来极为反感,跟姚雪垠和张乐平探讨起来大陆各地的变化。
王安忆去跟马来的几名女作家交流,蒋子龙坐在李敖旁边,不断地打量着李敖,分析他到底是什么人。
新加坡华人作家卢涛也凑了过来,调侃李敖说道:“真是天下何人不通G啊!”
“我不通任何党派,我通真理。”李敖说完,接着问刘一民认为两岸什么时候会展开交流。
“兄弟阋墙外御其辱,哪有老死不相往来的道理。蒋大是被赶到岛上的,难道他就没有那份思乡之心和历史责任感吗?我相信他是有的,根据我得到的消息,估计很快了。李敖先生,你作为岛上的知名人物,也得有这种历史责任感。
铁骨铮铮的汉子,哪儿有听外人驱使,敢为前驱的道理。”
“知名人物”和“铁骨铮铮的汉子”这两个形容词将李敖钓成了翘嘴。
刘一民邀请他们晚上去参加《霍元甲》的试映会,卢涛笑着说道:“好啊刘教授,新加坡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关注程度很高,试映买票很难买的。”
李敖说道:“我他妈的要有霍元甲的武功,我一个个将TD打成猪头,刘教授你知道吗?我因为TD被抓进去过,但我是被冤枉”
几人听着李敖吐沫横飞,讲起自己的入狱历史。远处的余光中时不时地往这边瞄一下,想听听李敖是不是在骂自己。
等李敖讲完,刘一民起身去跟余光中他们交流了一下。余光中对刘一民能过来非常开心,刘一民跟他们谈了一下回乡探亲等问题,余光中对此没发表太多的意见,只是说岛内很多人在讨论。
余光中询问起好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