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编辑部,面对郑渊杰想出版《童话大王》连环画的想法,刘一民将梁向东叫了过来,算一算盈亏平衡点。
《童话大王》出版杂志,成本只有印刷和发行成本(不算郑渊洁脑力劳动),要换成连环画的话,那就需要加上美术师的成本了。
“如果咱们卖三毛钱一册,一期杂志有一百幅图算,画师加上其它成本,总共算下来,咱们想要盈利,连环画的销量需要在五万册才能回本。”梁向东说道。
刘一民点了点头,梁向东得出的数字跟刘一民算的差不多,连环画的印刷成本要高于单行本,按照三毛钱的售价,每册的利润在四分钱左右。
郑渊杰听到后头疼地说道:“五万册,也就是说卖到十五册也挣不了多少钱?”
“可以提高售价,提高到五六毛。”梁向东说道。
“一月出单行本,二月出连环画,得保证美术师能够画出来付印。如果长期合作,单张画稿的价格应该能降下来,为保证速度,肯定也是集体创作。”刘一民低声沉思。
郑渊杰摆了摆手说道:“要不算了,杂志我还想出单月刊呢,同时进行连环画和文字杂志的售卖,那岂不是相互挤压市场了,且留给画画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了。”
郑渊杰认为《童话大王》和《霍元甲》有本质的不同,《霍元甲》的单行本大多数小孩子看不懂,有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阅读障碍。《霍元甲》的连环画版本刚好作为补充。
但《童话大王》就不一样了,无论是文字还是漫画都是小孩子读的。
“单月刊的事情,可以以后再想,咱们可以出几期的连环画试一试。说不定两者的市场不仅不相互挤压,而且是相互补充。连环画版本提高售价,做到卖出两三万册就能够收回成本。”刘一民建议道。
郑渊杰又思索了片刻后说道:“那行,86年第一期试试,明天我就去美术家协会寻找能够合作的画家。”
梁向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算成本和售价到底多少才能在两到三万册达到盈亏平衡。
“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学会写童话了?”戴铁郎指着《虹猫蓝兔七侠传》好奇地问道。
郑渊杰抢先一步说道:“他呀,他一直会写。”
“一直会写?”严定宪反问道。
郑渊杰走过去向他们讲起事情的来龙去脉,听的严定宪三人冲刘一民竖大拇指:“一民同志,你可真厉害,前四回写的很棒,我觉得拍成动画片肯定会有很多人看,就是.”
“就是什么?”刘一民问道。
戴铁郎说道:“就是成本太高,一招一式都需要画,画面还要出彩绚丽。相比之下郑渊杰同志的《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就简单许多,跟《黑猫警长》的工作量差不多。”
《舒克和贝塔》和《皮皮鲁》都是郑渊杰笔下经典的童话人物,一部在1983年创建,一部在81年开始写。
刘一民看了一眼郑渊杰,接着冲严定宪和戴铁郎、夏秉钧说道:“大家可以想一想原创的动画合作,当年老郑创建《童话大王》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电影的原创素材可以在咱们国家的动画故事里面找。
《舒克和贝塔》、《皮皮鲁》都是可以拍的动画片。”
严定宪几人并没有先下决定,而是询问了一下郑渊杰关于《舒克和贝塔》《皮鲁鲁》的后续创作计划。
郑渊杰听到有可能制作成电影,立马来了兴趣,向他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了自己的后续创作思路。
严定宪三人过来,也是想合作。两颗迫切的心,碰到了一起,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经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