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同志,我也是这样想的。暖色调有利于营造一种热闹的氛围,但设备得换换。”张鑫炎为难地看向旁边的汪阳。
汪阳直接说道:“换!”
“还有吗?一民同志!”张鑫炎说道。
刘一民又讲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包括演员的选角:“张导,整体还是以你为主,我只是编剧,如果想法有冲突,还是按照你的想法来。”
“一民同志,你是要求最多的编剧,不过你讲的有道理。”张鑫炎笑道。
现在编剧的地位高,但高也是有个限度,并没有高到比导演还高的地步。大部分编剧在张鑫炎这样的大导演旁边,表现的都十分听话。
北影厂配备的副导演有《神秘的大佛》的导演张华勋、导演李文化、女导演王好为、大导他爹陈怀楷、拍摄《大撒把》的夏钢。
这几个人里面年轻导演占多数,目的很明确,就是干中学。
等散会后,陈怀楷走进刘一民旁边笑着说道:“一民同志,久仰久仰,我儿子特别仰慕你,你的书出一本他买一本,现在也当导演,叫做陈凯格。”
刘一民握住陈怀楷的手说道:“认识认识,当年没少骂我。”陈凯格在北影上学的时候,跟北岛等人玩的很好。
陈怀楷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想替儿子在刘一民面前留个交情,没成想两人竟然有过往。
想到这里,陈怀楷不由得骂起了陈凯格,一张嘴就知道叭叭叭:“一民同志,我替他给您道个歉,孩子当年年轻,不太懂事!”
“陈导,你说笑了,谁没个年轻的时候,事情都过去了。”刘一民跟着人群走进北影厂的食堂。
汪阳非得让大家吃个饭好好认识一下,刘一民只能跟着过来。
吃饭期间,大家谈起了里面女主角的人选问题。汪阳和北影厂的其他导演都提的是刘小庆。
张鑫炎摇了摇头:“刘小庆是好,但不是最好。”
“张导,你觉得谁合适?”陈怀楷请教道。
“一民同志的妻子朱霖同志就很合适嘛,霍元甲家国大义,朱霖同志落落大方,是一对好配合。一民同志,你觉得呢?”
张鑫炎看向刘一民,刘一民说道:“她现在正在浙省拍戏呢,估计到十一月中旬了。”
“我们可以等。”张鑫炎说道。
汪阳说道:“那就朱霖同志吧,这戏在燕京也能拍,朱霖同志也不需要去其它地方。”
剧组一百七十万资金随着张鑫炎的到来已经就位,张鑫炎从明天开始就挑演员,设场景,买设备准备开拍。
吃完饭,汪阳将刘一民送出北影厂,路上赔罪道:“一民,真没想到一部剧本,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论,是我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没事,汪厂这跟你没关系,不管什么内容,总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真理不辨不明嘛!”刘一民说道。
“不过你一出手,先把对方打个半残,现在我看对面已经偃旗息鼓了。还有,报纸上那个黑人学生,还挺仗义。”
当报纸上出现揭短的新闻时,很多人投鼠忌器,不敢再骂了,生怕自己也被揭了老底。也有人想拿着放大镜找找刘一民的毛病,发现真的不好找。
“那是埃塞的学生。”
埃塞俄比亚的穆拉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穆拉土在记者面前哽咽地说道:“如果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作家,我们绝不会对他如此苛刻,我们会把他举得高高的。”